想清楚了這些的侯賽因一時之間心灰意冷到了極處,都有給自己來一發徹底了斷的想法了。
不過,到底是經歷過多場大戰的軍人,在短暫的沮喪後,他很快強打起精神,開始連續下達多道命令。
首先是給德黑蘭的中轉站發電,讓他們向伊斯坦布林的大維齊彙報此地的戰況。侯賽因很坦白的表示,本叢集現在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如果大維齊的援兵來不及,也請一定提前派兵入駐波斯,防止孫傳庭兵團進入波斯,擾亂帝國目前最富饒的殖民地。
然後是給開伯爾的瓦倫斯坦發電:伯爵閣下的戰爭嗅覺比我靈敏多了,可惜我沒有聽從您的建議。現在,戰局急轉直下,伯爵閣下如果要北上支援我,請儘快來撒馬爾罕與我會師,我將盡最大努力把現在剩下的八萬多奧斯曼士兵帶回去。但是,杜尚別丟失後,普什圖人的態度將會發生轉變。伯爵閣下不管是留在開伯爾,還是要北上,都要注意普什圖人。
接著,他喊停了麾下軍隊對哈基姆綠洲的進攻,然後命令全軍,清點行裝,尤其是把軍隊裡還能喝的飲用水全部集中管控起來。然後安排兩個師交替斷後掩護後,率領剩下的部隊,堅定的開始東返。
……
10月16日的清晨。
一個嘴唇乾裂,雙眼乾涸,連轉動眼珠都生澀無比的奧斯曼士兵,在朝著麥加的方向做出一個祈禱的動作後,無聲無息的倒了下去。
此時,距離侯賽因率領奧斯曼八萬多大軍東返撒馬爾罕,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天。這支軍隊距離阿姆河畔,還有二十多公里。
人類的雙腳,根本就不適合在沙漠中行走。那些在21世紀有過沙漠生活經驗或者去沙漠旅遊過的人都知道。在沙漠裡走路,可比在一般地面上走路費力多了。所以當初從十月一日的查爾朱會戰結束後,李自成走走停停,花了十來天的時間,才把侯賽因部拖進了沙漠深處不過兩百餘公里。而現在侯賽因要走回去,更不是短短的四天就能走到的。
更讓人焦慮的是,雖說啟程的時候,侯賽因的部隊裡有四天的水量。但是這急行軍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在乾燥的沙漠裡急行軍,就更耗體力,也更耗水。而且清水這個東西,時間長了它是要變質的!
所以,在14日的晚上,侯賽因部就實質上斷水了!
人幾天不吃飯還能勉強支撐,但只要超過三天不喝水,那是必死無疑。而喝了不乾淨的水,導致劇烈腹瀉計程車兵,當然會死得更快!
從15日的下午開始,就陸續的有士兵掉隊,然後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頭朝麥加方向,絕望的死去。
到了15日的晚上,開始有士兵主動脫離隊伍,朝著後方不過距離本方殿後部隊一兩公里外的李自成部投降。
是的,從15日的中午開始,李自成部就出現在了侯賽因叢集殿後部隊的視線中。大明計程車兵們也不進攻,就一手端著槍,一手揣著行軍水壺,冷漠的看著前面不斷倒斃的奧斯曼士兵。而此時的奧斯曼軍隊,只是麻木的朝著阿姆河方向前進,對於出現在自己後方的敵軍部隊,完全不管不顧了。
就是如此安靜、冷漠、殘酷到極致的旁觀行軍整個下午後。到了晚上,終究還是於心不忍的李自成下令對掉隊的奧斯曼士兵進行救治。這個口子一開啟後,主動掉到最後,然後朝著大明軍隊投降的奧斯曼士兵越來越多。只是短短的15日一夜,李自成部就收容了近兩萬俘虜。
16日的下午六點左右,只剩下四萬餘人的奧斯曼軍隊來到了距離不過阿姆河兩公里的地方。此時,空氣中的溼潤度明顯提高,腳下的土地也有了青草,無數的奧斯曼士兵奮起最後的力氣,拼命的挖掘腳下的泥沙,想要從地下掘出水來。然而,就在此時,張獻忠的部隊堵在了他們的前方……
16日夜間七時許,在經過短暫的交涉後,侯賽因孤獨的轉身向後,進入李自成的隊伍裡向李自成投降。自此,自九月初從撒馬爾罕開出,初始兵力高達15.5萬人的侯賽因叢集,全軍覆沒。
23日,李自成、張獻忠的部隊壓著六萬多俘虜,來到了撒馬爾罕城下。在與孫傳庭主力會師的同時,也讓城內的守軍徹底絕望了。
24日,撒馬爾罕開城投降。整個奧斯曼的中亞軍團,至此不復存在,這次規模宏大的戰爭,至少是北線,暫時的安靜了下來。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