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北大荒農機博覽園,在馬路對面就能看到了中國知青第一村的牌子,這是北大荒友誼農場精心打造的另外一個重要的視窗。
與天下第一場的北大荒農機博覽園相對應,這裡是中國知青第一村,與第一場一樣,第一村同樣令人期待。
60多年前,2萬多名知識青年響應的號召,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北大荒友誼農場,用汗水和熱血乃至生命譜寫了一首首青春之歌和北大荒墾荒傳奇。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荒初創。一九五五年五月初友誼農場開始開荒,到六月九日共開荒三十多萬畝,當年播種小麥五萬多畝,當時友誼農場下設五個分場,並實行總場、分場、生產隊三級管理,一九五六年基本建成。
到一九五七年已擁有耕地四十多萬畝,拖拉機上百臺、聯合收割機百十臺、汽車五六十臺,職工二千多人人,人口五千多人。
五八年十月,將集賢縣的興隆、三道崗、七星、友林四個鄉和套河鄉的三個農業生產合作社併為友誼農場,成立友誼人民公社,實行社場合一管理體制。
六零年四月月,撤銷友誼公社,以友誼農場管理範圍設定友誼縣,實行縣場合一管理體制。六八年,組建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將友誼農場編為第三師第十八團。
張雨冰所在的農場就在這個農場。
韓燕紅的父親韓松霖就是五分場的場長,推薦一個教師還是蠻可以的。
聽了韓燕紅的話,韓松霖立即阻止了她說下去。
張雨冰前世沒有活多大,沒有看到開放後農場職工的生活是多麼的富裕。
藺簫是知道那一段歷史的,就囑咐張雨冰在農場好好的幹,十年後開放,農場就越來越好,種地能夠種出大錢。
確實這個時候的農場還是很好,就是糧食多吃得飽。
比哪兒的農場都富裕,人就是為了吃好吃飽奮鬥。
在這裡張雨冰還有了工作。
這裡的領導也是很好。
幾年下來張雨冰就喜歡上了農場。
她不在乎韓燕紅追著安平宇。
安平宇是她的鐵桿的伴侶了。
她已經在農場紮根,安平宇晉升提幹了也要轉業的,她不準備讓安平宇去哪個小單位當個小領導。
就來這個大大的農場是最好的選擇,廣闊的天地,是能夠讓人大有作為的。
在這裡指定比去哪裡都有出息。
張雨冰和安平宇的婚姻也要推遲了,晚婚。
男二十七,女二十五,還得拖兩年。
韓燕紅再也沒有給安平宇去信,原因安平宇一封信也不給他回。
得不到回信,還寄的什麼信?多麼能堅持的人也會氣餒。
從此往後二年倒是風平浪靜,程晗也沒有追求張雨冰,張雨冰躲著他,他也不是看不出來,人哪有不顧一點兒臉面的呢,還是都有些自尊的。
韓松霖對韓燕紅的警告很是嚴厲,韓燕紅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對抗其父,事情就這樣淡了下來。
安平宇是要轉業的,在晚婚的號召下,他們大婚就再度的推遲,直到恢復高考的一年,張雨冰參加到了高考,安平宇也沒有落後,兩個人都考上了大學,一起分配到農場的中學當教師,安平宇任了教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