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任務讓康久嫄很滿意,藺簫就走了。
現在藺簫只有一個人,舊人故去親屬都離開人世,她也沒有別的興趣,只有一個一個的任務才能讓她不孤單。
比如做這個任務跟康文氏就是有了感情,也就是有了血脈親情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好,只有做任務才能過得幸福。
快意恩仇,自由自在,對壞人想出手就出手,沒有什麼顧忌,只要找準了時機,不影響原主的生活。
只要不給原主惹禍,怎麼處置惡人都行。
康久嫄雖然軟弱,可是對殺身滅族的仇人也是恨之入骨,報仇心切就是恨意滔天的事情。
再軟弱的人糊塗的人,也是砍到了逆鱗,可前世的秘密是不會洩露出去的,前世的恩怨她也不會告訴康文氏及家人的。
她也沒有那樣大的臉說出口,前世是她坑了全族的人,她怎麼好意思說呢,只有深深地埋藏在心裡。
藺簫不想回寂寞的家,直接就接了任務奔了目的地。
這個就是六十年代的陳小言,這個時期的姑娘可沒有開放時期的姑娘大方。
這個時期的姑娘到了二十出頭,就沒有自己處物件的,都是媒人介紹,父母當家。
父母先去相看,才讓姑娘見見,決定權只有少數開明疼女兒的父母才徵求女兒的意見,讓自己選擇。
可是有的人家父母強悍霸道的,直接給女兒當家,一點也不徵求女兒的意見,只有對自己的心,就直接拍板兒。
有的人家雖然是徵求女兒的意見,女兒看著好,父母確實會把女兒的意見推翻,想成也是得父母看上的。
這種父母就是最霸道的,父母是一言堂,女兒的意見等於白費,挑出很多毛病,就是他們不同意的理由,義正辭嚴的抹煞女兒的權利,這種父母的數量不少。
真正讓女兒婚姻自由的人家極少。
陳小言的家是個大家庭,她的祖父母有四個兒子,還有三個女兒。
陳小言的父母是老三,兩個大伯一個叔叔。
三個姑姑,出嫁二個,還有一個最小的姑姑陳美美。
陳小言十歲,她的小姑十二。
兩個大伯都在外邊上班,兩家都是城市人,二伯是在解放後城市招工出去的,結婚也是找的農村姑娘帶出去了。
二伯家有一兒一女。
大伯讀的師範,在隔壁的鎮上當小學教師,大伯母也是教師。
他們也是一兒一女。
那個四叔才十四歲,也在讀書。
陳小言的父母是孩子最多的,陳小言十歲,弟弟陳樹林七歲,下邊就是妹妹一個五歲一個三歲。
大伯二伯兩家都不在家,小叔沒有結婚呢,家裡的媳婦兒只有陳小言的母親。
陳小言一家還沒有跟爺奶一家分開,小叔,小姑,爺奶四口,陳小言父母弟弟妹妹還有六口,現在就是十口的大家,生活在一起,也是很亂的。
這個家是爺奶當家。
前幾年已經入了社,生產隊是大集體。
五八已過,到了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