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滿朝皆驚!
謀害皇長孫?這還了得!
百官盼了多久才等來東宮有子,誰敢謀害?
這下別說兩個妃嬪了,連帶著妃嬪的母族都受到了百官彈劾,李昭訓是宮婢出身,哪怕她做了昭訓,家中也不曾做得多大的官,倒是逃過這一次的風波。
但楊氏的父親是鴻臚寺卿,直接被隆盛帝罷免了官職,貶為庶人,全家遷出京城,三代內不得科舉。
有此例子在,那些太子的謠言自然也就傳不起來。
馬上是皇長孫滿月,隆盛帝為了沖一沖正月亂七八糟的事,命姚皇後在坤寧宮大辦滿月宴,三品以上的命婦都得入宮慶賀。
明思痛痛快快沐浴一場,月子坐得好,精神百倍,生元朔之前就沒怎麼長肉,又不曾親自喂養孩子,坐完月子身材已經恢複的差不多,就是比之前豐腴一些。
馮忠送來了明思的良娣禮服,但瞧著卻有些不一樣,衣裳是正紅色牡丹紋繡金線,頭面中有一頂紅寶石鳳冠,在這樣大的場合,只怕有些逾矩。
“這是殿下的吩咐,娘娘盡管安心。”馮忠解釋著,太子連儲妃金印都給了明良娣,太子妃之位還不是遲早的事。
既如此,明思也就沒必要推諉,原樣換上。
華服鳳冠加身,襯得明思雍容華貴,國色天香,連衣裳上的牡丹都遜色三分。
裴長淵瞧見也怔了一瞬,從前覺得她嬌豔明媚,如今生了孩子,一舉一動更添成熟嫵媚,似枝頭紅豔豔的石榴花,熱辣多情,令人移不開眼。
兩人一同到達坤寧宮,身後乳母抱著被喂養得白白嫩嫩的元朔,引得眾人頻頻回望。
見明思這氣度,這穿著打扮,有人嘀咕,怎麼瞧著比太子妃還要像太子妃呢?
不愧是平南公府出來的嫡長女,在眾多命婦跟前,一點也不遜色。
整場滿月宴,辦得盛大隆重不說,連皇上皇後都親自出席,厚賞了明良娣,也預設了明良娣站在太子身側,無人過問太子妃的去處。
再想想太子妃被圈禁的傳聞,不少人暗自猜測,只怕東宮儲妃要換一個人了。
滿月宴上,隆盛帝宣佈了給皇長孫取的名字——揚業,裴揚業。
揚字,有高舉,傳揚的之意,而業字則為功業,基業。
看似簡單的二字,卻將隆盛帝的厚望顯示得淋漓盡致。
傳揚基業之人,除了繼承者還能是誰?
雖說皇長孫只是庶長子,可也是太子唯一的兒子,再瞧瞧明良娣那待遇,來日若成為儲妃,皇長孫可不就是太子嫡長子?
明家啊,只怕又得東山再起了!
滿月宴之後,眾人紛紛尋摸門路,平南公府再度門庭若市,妄圖趁明思還沒上位之前巴結住明家,連明嘉平和明歲安身邊也多了一群追捧者。
而在禁足的薛貴妃聽聞皇上親自給皇長孫取的名字,氣得幾日食不下咽。
一個妃妾所生的庶子,哪裡配得上這樣好的名字!
皇長孫和二皇孫不過隔了一日出生,憑什麼待遇天差地別?
她想在玉泉宮為二皇孫辦滿月宴被皇上拒絕,可皇上轉頭卻讓姚皇後在坤寧宮親自操辦皇長孫的滿月宴,給足了恩賞與臉面。
薛貴妃實在氣不過,過了兩日,禁足一解,正準備帶著二皇孫去求皇上賜名,皇長孫有的,二皇孫也得要!
可她還沒來得及求見皇上,魯王便火急火燎地沖進玉泉宮,“母妃,不好了!”
“出什麼事了,這樣著急?”薛貴妃滿臉疑惑。
魯王上氣不接下氣,喊道:“父皇剛剛下了旨意,要兒臣不日離京去封地!”
“什麼?!”薛貴妃猛地站了起來,打翻了桌上的茶盞,茶水淅淅瀝瀝淌下來。
皇子離京去封地,薛貴妃再明白不過這意味著什麼,難以置信地斥道:“你別胡說!”
魯王急得跺腳,“母妃,是真的,聖旨已經下了!”
“怎麼會這樣?”薛貴妃又驚又怒,一時喘不過氣來,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玉泉宮亂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