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趙樞還提出:“公路的建成,四通八達,肯定會出現交通問題,兒臣建議,組構交通衙門,在路上巡邏監管。
路的兩邊劃分左右,前行的人走右邊,中間一條分劃線,左右不能互竄,否則就是違反交通。
其次,每邊的道路,中間再劃分兩條線,行人走最右邊,慢車走中間,快車走最左邊進行超行,如此互不干擾。
如果改換道路,需要觀察左右方是否有車前行,若是改道被側道車撞擊,則改道車全責。
除此之外,如果遇到彎路,不允許超車,彎道超車一切責任,由超車者負責。
趕路不允許喝酒,如此產生的交通事故,酒駕全責。且刑拘一年。
既然全國要建設道路,這些規矩都要定下,以免到時產生糾紛。”
趙樞還說了很多相關的條例。
比如主幹道直行,側道駛入主幹道,必須觀察是否有車輛人行,確定安全才能匯入,否則產生交通問題,全責。
這些都需要刑部和大理寺記錄。
當然,前提是宋徽宗同意。
而聽到趙樞說的這些之後,眾人恍然,他們還真沒想上來。
如此,這水泥建設,還真是一項浩大的改變啊。
“好!”宋徽宗:“樞兒說的有理,想的居然如此周到,不愧是朕的兒子!”
“父皇!”趙樞道:“工部修路,商人投錢,而朝廷則賺水泥的錢,所以水泥工部要大量生產,這其中的收益,是如何分配?”
該說的事情肯定要說清楚。
如果是一個普通商人和皇家講條件分成,大概念不久之後,這商人也會被踢出去。
不可能讓他分配朝廷的利益。
宋徽宗看中趙樞,他是皇子,趙樞給朝廷帶來收益,帶來變化。
宋徽宗不但不反感,反而覺得理所當然,大方的道:“按照往常那般,你覺得如何?”
“父皇,兒臣是大宋親王,茶葉也鹽已經佔了足夠利潤,所以這次水泥,兒臣打算只要兩成利潤,投到王府的研發房,給予一部分待遇。”
兩成。
相比之前高收益的四成,趙樞的確是少要了。
如此,眾人居然有些不適應。
宋徽宗聞言,對趙樞更加滿意了。
“樞兒,你為朝廷做了這麼多事,王府研究的物品都對大宋有利,研發的成本一定不少吧。
既然你只要兩成利潤,介於此次你水泥立功,朕決定賞你一百萬貫作為獎勵。”
“另外,汴京城的主道要修建好,如果沒問題,可以繼續擴建大宋全國道路。”
“是,父皇!”
趙樞也沒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