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並不代表獲獎!”
這是那些曾經打擊過林荀的媒體,就在那一陣分析,說什麼入圍戛納的電影很多。
這話說的也沒錯,畢竟初步入圍的影片數字在五十部以上。
只有進入了主競賽單元,才有可能獲獎,在此之前,一切都是廢話。
除了林荀的《海邊的琴島》之外,還有樓曄的《紫蝴蝶》,同樣入圍戛納電影節。
當然,兩岸三地都還有電影入圍戛納,只不過,林荀基本上沒聽說過。
估計這些電影在戛納也不會太有機會,基本林荀連聽都沒有聽過。
說起來,入圍戛納電影節這事,真的不值得宣揚,畢竟這種事說難也難,要說不難也不難。
因為只要有戛納電影節的入圍影片,其實就是有推薦權的導演和機構推薦的。
說白了,雖然入圍戛納電影節,或許就連推薦人都沒看過,只是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才推薦。
而在網路上,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
“真的假的?就這樣也能入圍戛納?”
“好了,都散了吧,入圍電影節而已,又不是拿獎,有什麼可驕傲的。”
“都不用等戛納電影節結束,估計林荀最多戛納一日遊,拍兩張照片然後回來。”
“我只有一句話,抵制林荀的電影,還華夏電影以公平。”
……
看著論壇裡網友孜孜不倦的號召,林荀都看樂了,還真有意思。
按理來說,如今的網路環境還沒有水軍,難不成其實是有的?
又或者說,林荀真的讓他們如此憤怒,竟然又花時間,又花精力的要搞事?
“你可真無聊,這東西有什麼可看的,不會糟心嗎?”
“糟心?就這,其實挺有趣的。”
許箐搖搖頭,表示不能理解林荀的想法,難道現在的年輕人這麼會玩?
沒錯,兩人都坐在飛機上,如今正前往法國,參加戛納電影節。
不只是兩人,還有張志華和一眾華影的工作人員,人數可真不少。
好吧,人家華影的工作人員可不是要為他們保駕護航,而是有任務的。
華影每年都會在戛納購買版權,同樣的,他們也會推銷華影的電影。
至於說林荀等人,純粹是因為對戛納不熟悉,乾脆跟著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