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小林啊,這電影拍的真不錯,發行的事你不用擔心,華影解決。
老林啊,這可真是虎父無犬子,你這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哈哈,韓總言重了,你可別這樣誇他,再誇,這小子的尾巴就得翹起來。”
“自己兒子拍了好電影,為什麼不能誇?”
結果,林明宇一句話沒說完,立刻就被懟了,還是被強懟。
更要命的是,聽到這話,林明宇一句話不說,只當沒聽到。
沒錯,他心虛了,不敢反駁。
至於其他人,也是有些尷尬,這種事誰都不好開口。
這個時候,張志華說道:“韓總,《海邊的琴島》已經報名戛納,在宣傳上是不是可以加把勁?”
“這個是當然,今年在戛納華影也有幾個專案,到時候可以和戛納官方溝通一下。”
如今的華國電影市場,可還沒有徹底被好萊塢霸佔,每年都有許多歐洲電影上映。
而華影,作為掌握著電影引進的部門,自然擁有一定的權利。
而在戛納電影節上,華影每年都要引進幾部電影,至於版權購買,更是不少。
如此一來,華影和戛納電影節方面,自然也有幾分熟悉。
雖然說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未必在意華影,不過呢,好處和方便總是有的。
不過林荀也明白,光靠華影肯定不行,公關方面的事,還得自己來。
至於說怎麼來?
終於,戛納電影節方面宣佈入圍名單,《海邊的琴島》赫然在列。
如此一來,各大媒體不淡定了。
要知道,不就之前的《盲井》入圍柏林電影節,同樣被一陣報道。
而在《盲井》獲得了一個柏林電影節的小獎之後,更是被媒體熱捧。
沒辦法,如今的華夏社會就這樣,老是覺得外國的東西更好。
還是民族自信心不足。
林明宇難道這麼牛?不但能幫兒子拉投資、拍電影,就連戛納電影節也能搞定?
不對啊,在國內,如果非要說一個第一導演,那也是老謀子,也可以是陳詩人。
可是絕不會是林明宇,林明宇雖然說老資格,拿獎也多,可是呢還差了點。
“青年導演林荀的作品《海邊的琴島》成功入圍戛納電影節!”
這是一些比較正統的媒體,沒有參與此前的質疑風波,現在也能正常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