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造生物圈”技術不但是在離開地球以後有作用,就算是在地球上“人造生物圈”也有多種用途。比如在南北極科考站,核潛艇、航母和遠洋作業船上,在遠洋島礁中的孤島和邊防哨所等特殊環境中,都可建立生態迴圈系統,提供新鮮蔬菜,改善生活環境,緩解駐守人員的心理壓力。
要維持整個生態迴圈系統運作,所需要的能源是極多的,因為在地球大自然生物圈中的許多功能都依靠能源驅動機器來實現,比如光照需要燈光、水的淨化和迴圈需要水淨化裝置,這些大自然中不需人類控制的功能在基地中都必須消耗能源來獲得。
單單依靠太陽能發電是遠遠不足以滿足基地的需要,小型核裂變電站是未來人工生物圈能源保障的基礎,當然,如果能攻克可控核聚變技術就更好了。
方逐溪與眾人一個個艙室走了過去,仔細檢查基地的建設與自己設計是否一致無誤。
基地的建築施工方是國家直接指定的,曾經為許多科研專案建過不少建築,所以建設基地還是比較嚴謹,嚴格按照方逐溪的設計進行建設,所以基地建設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問題。
走了一圈,方逐溪找到一些小問題反饋給施工方,相信很快就能夠改正,接下來就是考慮派遣志願者進艙內進行封閉生活試驗了。
基地設計是為滿足50多人居住生活的,但第一次試驗不必安排這麼多人,安排8個志願者就可以了,這些志願者完全可以在研究員中選取,如果有副組長想參加也可以。
至於綠植艙中種植蔬菜等需要的大量勞作,則完全可以交給強級人工智慧機器人完成,為此方逐溪還專門致電會鵬城的人工智慧學院送一批強級人工智慧機器人過來。
這次是第一次試驗安排少一點人積累些經驗,下次可以更加完善,時間方面就按照常規的設計,要求志願者們在基地艙內生活一年時間。
像這類試驗如果時間太短意義就不大了,因為許多問題由於時間不長的情況下不會暴露出來,考慮到是第一次試驗,安排一年時間還是比較恰當的。
方逐溪心裡非常清楚,等這第一次試驗結束,他早已經孵化了人造生物圈的技術,屆時他就可以用最佳化試驗方式將孵化的科技展示出來,所以其實這第一次試驗並沒有那麼重要。
但是其他人並不知道方逐溪有系統的事,自然對這試驗非常上心,主動地謀劃著如何挑選測試人員,思考需要注意的事項。
參與科研組的原本就是生態環境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那種科研人員的精神素質還是具備的,方逐溪大概講了試驗計劃,他們就主動細化工作,將試驗安排的有條不紊了。
方逐溪見狀,知道自己不必留在這裡,試驗也可以順利進行,而且像參與這樣的試驗需要大量時間,而時間正是他最缺乏的,有這時間不如想辦法孵化更多的科技。
他在基地逗留了幾天,就離開研究所返回鵬城,那邊的奇點科技、人工智慧學院和基因研究中心更需要他。
日子變得平常,奇點科技有宋心怡主持,基因研究中心也有餘慧珍,方逐溪大多時間還是回到人工智慧學院教導學生。
時間飛快,轉眼又一個月過去,系統中已經積累夠了孵化人工生物圈技術的積分。
方逐溪沒有保留著積分,人造生物圈技術沒有必要使用越級孵化的系統功能,還不如早點孵化其他急需的科技。
孵化人工生物圈技術雖然需要高達的積分,但對於已經經過基因技術強化的方逐溪來說,孵化這個科技並沒有什麼副作用。
相關的技術知識灌輸到他腦海,也獲得了許多需要大量時間才能驗證的相關經驗。
得到這些科技的方逐溪對人工生物圈技術的理解獲得了極大的增長,發現現在設計的基地試驗還是太天真,過於模彷地球這個大生物圈了。
實際上在離開地球以後,無論是在宇宙飛船上還是在永久太空站,又或者月球基地上,人類所生活的空間和區域與地球生物圈相比都是極其狹窄的,過於模彷地球生物圈的迴圈方式根本不現實,反而會使這個人工生物圈浪費了許多空間和資源,遇到外來干預和打擊會更加脆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比如對於食物,方逐溪孵化的科技中是也不需要植物透過光合作用生產,而是直接採用人工合成的方式生產,而且食品加工技術非常先進,不但能滿足營養需求,而且各種口味俱備,想要蔬菜口感可以,想要肉類口感也行。
而且這些食物在外型方面做到幾乎以假亂真的地步,如果對相關知識和內幕清楚的人知道吃的是合成營養質構成的彷制食物,不知道內幕的人則完全分辨不出這是營養質還是真正的自然食物。
單單是生產食物方面,就節省了極大的空間資源,現在試驗基地裡面超過一半的面積被用作了生產食物的綠植艙,如果用孵化的科技,這些綠植艙可以直接省去了。
當然綠植艙還要負責生產氧氣,而方逐溪孵化的科技在提供氧氣方面更加簡單粗暴,直接用機器代替植物將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是生產人工合成食物的一個過程。
簡單的說,就是用機器直接代替了莊稼植物的作用,轉化二氧化碳維持氧氣平衡,同時還生產食物。
用機器來代替莊稼植物,不但節省了大量空間,而且效率比種植作物提高了無數倍,也不需要人專門對莊稼進行打理,可以專心去做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當然,利用機器能夠達成這樣的效果,所消耗的能量比模擬地球大自然的方式多很多,一般的能量供應系統還真的無法擔當得起。
方逐溪非常懷疑孵化知識中的這種人造生物圈,其配套的能源提供系統很有可能就是可控核聚變電站,理論上能源幾乎無窮無盡,所以絲毫沒有節約能源的表現。
可惜系統孵化的科技不會將相關的科技一併孵化,不然就有可能將核聚變技術也孵化了。
喜歡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請大家收藏:()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