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徐海燕乾脆選擇了辭職,如今徐海燕的二兒子已經1歲了,徐海燕這才選擇了復出。
只是相較於呂運明,徐海燕那邊受到的關注並不多,獵頭公司覺得挖到徐海燕的機會要大一些。
洛明和容木商量了一會兒,決定兩個人都試試。
先找的是呂運明,結果呂運明實在是太搶手了,有的公司已經給呂運明開到了百萬年薪+3%的股權。
這個工資超出了容木的心理預期,所以容木直接讓獵頭公司去挖徐海燕了。
徐海燕這邊倒是很順利就談成了,徐海燕和月薪5萬,一年16薪,再加上各種亂七八糟的鋪貼,一年也有百萬了,然後還有工廠1%的股權激勵。
這個條件徐海燕很滿意,獵頭公司的人隨即領著徐海燕來灼光科技見了洛明和容木。
初見徐海燕洛明多少感覺有些驚訝,因為徐海燕比他想的要年輕的多。
要知道徐海燕已經37歲了,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按理來說她看起來應該更老一些。
結果讓洛明沒想到的是,徐海燕這張臉說是不到30歲都有人信。
容木倒是不在意徐海燕的臉蛋保養的有多好,他開門見山的詢問了一番徐海燕對工廠管理方面的見解。
徐海燕從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開始回答,從工人到工廠高層,都說到了。
她的回答讓容木很滿意,當場就把她任命為了灼光電子的廠長。
“多謝洛總,容總的信任,我一定會努力管好場子,絕對不辜負二位的信任。”徐海燕充滿自信的說道。
“好,那徐廠長灼光電子就交給伱了。”
第二天,容木領著徐海燕去了一趟灼光電子,把她介紹給了廠裡的老人們,然後就轉身離開了。
後續要怎麼收服這些老油條就是徐海燕自己的事兒了,容木是不會插手的,這也是對她的考驗之一。
徐海燕走馬上任了,洛明這邊也繼續投入到了工作中。
之前洛明和容木商量了一下,決定要做掃地機器人後,洛明就開始著手改進掃地機器人的路徑演算法和電池的電量控制演算法,算算時間這都有半個月了。
現在的掃地機器人已經可以使用鐳射雷達掃描感知周圍環境,然後透過演算法生成清掃路徑指揮掃地機器人完成路徑清掃。
可是如何規劃路徑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最簡潔的路徑規劃可以保證掃地機器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整個室內空間的清掃任務。
洛明要做的就是升級路徑規劃的演算法,讓演算法規劃的清掃路徑儘可能是最優解,同時還要給掃地機器人加上自動規劃路線和遇到障礙物自動迴避的功能。
這麼複雜的演算法升級,洛明一個人肯定搞不定了,技術部門也要一起幫忙。
仝明偉對這方面的東西一向很感興趣,他在得知洛明的需求後,第一時間研究了市面上SLAM演算法的相關論文,很快就有了升級的思路。
仝明偉和洛明溝通了一下後,選了二十個人組成了一個小組,開始工作了,
洛明開啟編輯器,和仝明偉組織的這個小組一起開始編輯演算法程式碼。
相較於之前做的大資料演算法,掃地機器人的演算法升級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不過也要比大資料演算法容易的多,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前後花了10天時間,就完成了路徑規劃演算法的第一版。
演算法搞定後,仝明偉使用模擬資料進行了演算法測試。
經過多輪的bu修復,演算法這才算是初步完成。
洛明他們在做路徑演算法升級的時候,掃地機器人的電池電量管理則是由其他小組負責。
關於電池能量管理的方法,洛明之前就有了腹稿。
他計劃監控電池的剩餘電量,當監控到剩餘電量大於設定的第一閾值時,採用第一套電能輸出方案;當剩餘電量小於第一閾值且大於第二閾值時,採用第二套電能輸出方案。
使用這種階梯式的電能輸出方案,就可以保證在電池剩餘能量較低時,掃地機器人可以維持更久的工作狀態。
這個方案做起來並不複雜,在洛明他們完成路徑演算法升級之後,電量管理演算法也完成了。
基本的演算法搞定後,容木在十一小長假的前一天,找來了灼光電子那邊之前生產的掃地機器人,將搭載有人臉識別,障礙物識別,環境識別演算法的攝像頭替換了原本裝在掃地機器人上的攝像頭。
隨後仝明偉把剩餘的演算法裝在了掃地機器人上,經過一番除錯之後,灼光科技的第一臺掃地機器人正式完成了。
雖說因為做了太多的改造,樣子看起來有點抽象,但這臺掃地機器人的功能應該是很強大的,洛明立馬給林淑雯打了電話,讓他來公司看掃地機器人的首次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