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洛明和容木把灼光科技第一款實體產品定成掃地機器人還真不是腦袋一拍想出來的,理由有三:
一他們收購的工廠就有現成的生產線,不需要再花錢進行額外的投資。
二做掃地機器人可以更方便的採集環境和障礙物資料,同時對環境識別和障礙物識別演算法進行測試和升級。
因為要說障礙物最多的地方,絕對是人類的各個房間,掃地機器人經過時的“路況”可比透過在高速公路上覆雜多了,而且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現新的障礙物。
在這樣的場景中,才能更好的訓練障礙物識別和環境識別演算法。
最後就是給後續的自動駕駛技術提供技術儲備了,洛明從一開始就計劃對掃地機器人的路徑識別進行升級,讓掃地機器人以類似自動駕駛技術的模式,自己規劃路線,這樣掃地機器人其實就是一臺無人駕駛的小車。
掃地機器人執行的數量越多,灼光這邊獲取的相關資料也就越多,有如此多的資料,說不定灼光科技還能成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擁有L3駕駛技術的公司。
眾人在掃地機器人的生產車間轉了一圈後,洛明滿意的點了點頭:“我覺得這家廠子各方面都很不錯,木頭價格談的怎麼樣了?”
“這家工廠的廠長手握工廠70%的股份,剩下30%的股份都是以入股分紅的形式發給了工廠的工人們。
廠長願意把工廠賣給我們,但他還想留在廠裡工作,所以手裡想留一部分股份。
我跟他商量了一下,同意讓他留下3%的股份,我們收購67%的股份,拿下絕對控股權。
至於說留在廠裡工作的事兒,我也答應了,準備讓他負責工廠的後勤,包括安保和食堂。
原本整個工廠的估值是3.5億,這67%的股份下來就是2.345億,由於我答應了他這兩個條件,他說只要2.3億就行。”
“什麼時候能完成收購?”洛明問道。
“隨時都可以,這次讓你們過來就是跟你們確認一下,你們沒意見的話,立馬就能完成收購。”
“我這兒沒意見,雯雯你呢?”洛明問道。
“我也沒意見,你們決定就好。”林淑雯回答道。
“那行,那就這麼定了,明天我就去和廠長敲收購合同。”
“對了,木頭新廠長的人選你這兒有了嗎?”洛明問道。
“沒有,你有什麼想法?”容木反問道。
“我也沒有,我會問你是覺得咱們公司的人才都是搞網際網路的,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放心,實在不行就找獵頭公司去挖一個。”
“額,這也是個辦法。”
第二天,容木完成了對這家工廠的收購,並把工廠改名為灼光電子。
至於說新廠長,洛明和容木在公司開會討論了一下,詢問了公司高層有沒有願意主動請纓的,結果沒有一個人願意去。
無奈之下,容木只能找了獵頭公司,開高價去挖人。
俗話說的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僅僅過了兩天,獵頭公司那邊就把兩份資料送到了容木桌子上。
這兩人一男一女,年齡都是37歲。
男的叫做呂運明現在是一家做數控機床的機械廠的副廠長,自己本身也有高階職稱。
幹機械加工工藝這行有15年了,經驗豐富,在業內也認識不少技術大拿。
前段時間廠長退休,於情於理呂運明這個副廠長都應該要轉正了,結果總公司那邊派了個空降的過來,聽說是他們公司大股東的兒子。
這把呂運明氣的不輕,隨即選擇了辭職。
呂運明一走工廠根本運轉不過來,好幾條生產線都癱瘓了,他們公司立馬派人去請呂運明,但都被他拒絕了。
如今想要呂運明的公司加上灼光科技有8家,競爭頗為激烈。
而女的這位叫做徐海燕,如果是呂運明是技術牛逼,徐海燕就是擅長工廠的運營和管理。
徐海燕待的上家公司也是一家做機械加工工藝的,公司的規模比不上呂運明那邊,但旗下工廠的規模兩家卻是差不多。
徐海燕和上家公司是和平分手,徐海燕去生二胎了,公司不能一日沒有廠長,她生完孩子再回去,也不是廠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