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華胥殿內,淨德王放下奏疏,略有些興奮地敲了敲御案,對旁邊的大主覡道:“此次應龍功勞甚大,你說我應該封賞他些什麼?“
大主覡微笑道:“他對這些倒並不看得太重,王上隨意便可!“
“嗯,好!“淨德王頷首,然後對侍立的兵馬司主事容光道,”命南鎮衛鐵騎就地休整,即日回防,至於各州城衛軍,已啟程的由風后力牧率領,繼續北上,其餘就地待命!“
“是!“容光躬身應命,隨即又道,”現在冀州平叛已是指日可待,何必再調城衛軍增援呢?“
“叛軍一日不平,冀州一日不安,孤竹新舊交替,尚動盪不穩,不可生驕恣輕忽之心!“
“王上思慮周全!“
“還有,各地調遣天師便各歸原處吧!“淨德王沉吟道。
“是!“大主覡緩緩點了點頭。
第二天,命牟夷率東鎮衛鐵騎暫守北鎮關,常先方雷率本部近萬人,及收攏並北鎮關刑天降卒五千餘人,與應龍陵光監兵執明娉婷,趕往涿鹿城。
路上,陵光遞予應龍一柄寶劍,“送你吧!”
“哪裡來的?”
“辛格的,無極和惠陽殺了他後給我了,你現在沒有靈器,先將就著用吧!”
“誰說我沒有的,”應龍一笑,伸手接過來,“替你收著好了!“
“你有什麼?“陵光好奇問道。
“槍!”
“什麼槍?”
“等哪天高興再讓你看!”
“你是不是想死!”
非只一日,遠遠的,旌旗飄飄,連營百里,榆罔親自迎出轅門,見應龍即道:“此去披荊斬棘,建功奇偉,冀州幸甚,三軍幸甚!“
應龍笑道:“榆罔將軍過譽了!“
身旁的監兵毫不掩飾地衝榆罔嗤鼻道:“酸!“
榆罔恍無所聞,陪同馳入大營,各軍帳將士聞訊紛紛湧出,攘臂吶喊應龍之名,歡聲如雷。
大帳中,榆罔詳細問了應龍孤竹情形後,思索半晌,方道:“孤竹既然罷兵,刑天孤立無援,可以擇日決戰了!“
應龍道:“涿鹿城中尚有兩萬餘可戰之兵,糧草充足,如依仗護城法陣困守,我們兵力雖強,也不足四萬,恐怕很難攻破吧!”
“再過幾天,風后力牧率三萬援軍就能趕到了!”
應龍聞言驚喜,近三年沒有見過風后力牧,還真有點惦念。
榆罔接著道:“刑天此時僅有三策可用,下策,困守涿鹿,中策,率軍儘快突圍,與雍州常羊白水二郡殘敵匯合,上策,越北鎮關退入孤竹!”
“那將軍認為刑天會選擇哪一策?”常先沉吟問道。
“凡戰,在乎人,以刑天性情,應選中策!而且當會舍白水而固守常羊!”
“那若是你呢?”監兵揶揄道。
“若是我,”榆罔淡淡道,“我會千里奔襲王城!”說罷,喝道,“眾將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