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您看這些東西可還得用?”
謝掌櫃躬身立在堂下,隔著一道屏風,恭敬的詢問著另一側的女子。
顧伽羅端坐在羅漢床上,手中翻看著一份清單。
這是謝氏商號特意送來的‘禮物’,恭賀他們夫婦的喬遷之喜。
是的,在入冬前,顧伽羅終於跟隨齊謹之的腳步,將家搬到了烏蒙。
烏蒙府後衙原本住著梁知府一家,梁知府在新安縣遇害,朝廷一時沒有派來接替的官員。
隨後,齊謹之主動前來烏蒙,也沒有打擾後衙的梁家人,而是命人在府後街尋了一處宅院暫時安頓下來。
再後來,吏部終於發來了明確的公文,任命齊謹之為新一任的烏蒙知府,且西南的局面也沒有最初的時候那般混亂了,至少交通還算順利。
梁知府的家人便準備扶靈回鄉。
齊謹之是個恩怨分明的人,他雖然親自下令砍了梁捕頭,但對於梁知府的家眷還是非常照顧的。
吏部的任命書一下達,梁家人就打算搬出去,將府衙給齊謹之騰出來。
還是齊謹之推辭了,直言他的家眷還在烏撒,一時還用不到後衙,先請梁家人暫且住著。
待什麼時候顧伽羅來了,他們再搬家不遲。
梁知府的娘子卻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當然也可以稱之為識時務,再三謝絕了齊謹之的好意,帶著一家老小搬出了後衙。
齊謹之見狀也不好深勸,命人給送了些安家銀子。
梁知府的屍體被運回烏蒙,齊謹之又親自前往祭奠,整件事做得那叫一個漂亮。任誰看了,都不得不讚一句‘厚道’。
最後梁家人扶靈回鄉,齊謹之不但送了豐厚的程儀,還特意從鄉勇中抽調了二十人一路護送他們離開西南。
烏蒙上下對齊謹之的印象愈發好了,這年頭,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啊。
齊謹之這麼做,固然有‘作秀’的成分。但更多的還是出自本心。
畢竟如今齊謹之在烏蒙的威信已經達到了頂峰。整個府城上下就沒有一個人敢非議,所以他真心不需要靠這些表面文章來收買人心。
開什麼玩笑啊,齊大人多厲害啊。連名震西南的小梁王都收拾了,烏蒙八大豪族直接給掀翻了一半兒,剩下的一半兒也都被嚇破了膽子,一個個全都變成了聽話的乖寶寶。
之前還有人在背後暗搓搓的叫齊謹之‘齊砍頭’。現在那些人就是在心裡也不敢這麼叫了,唯恐自己一個不小心說漏了嘴。然後給自己和家庭帶來殺身之禍。
娘了個乖乖,那日烏蒙府地動山搖,房子上的瓦片都摔下來好幾塊……這陣仗,別說站在城門樓上了。就是遠遠的躲在家裡都能清楚的感覺到。
更不用說城外那一片片的血色和令人作嘔的氣味,嚇得城中的百姓們好幾天都不敢出門。
然而這一切都是齊謹之的手筆,這讓大家如何不對他心生敬畏。
現在齊謹之的名字都能‘止小兒啼哭’了。足見其威力!
所以,不管齊謹之做什麼。都沒人敢非議,更不用說人家這是做好事了。
漂漂亮亮的送走了梁家人,齊謹之氣還沒喘勻,就開始著手準備迎接老婆大人了。
與當初去烏撒的‘一窮二白’不同,齊謹之這次在烏蒙可是準備齊全,從後衙的房舍、傢俱、器皿到日常用品,全都由專人負責。
而這個專人,卻不是齊家的下人,而是齊氏小夫妻的老朋友——謝氏商號。
話說當初謝氏商號的西南掌櫃選派了人選跟著齊謹之來烏撒開闢新市場,背靠知縣老爺這棵大樹,謝氏在烏撒的生意進展很是順利。
只半年的功夫,便不動聲色的在烏撒開了兩間鋪子,硬是在馬、羅、曲等六大家族手中搶了一塊不小的蛋糕,著實賺了不少銀錢。
齊謹之和顧伽羅轉戰烏蒙,謝氏商號更是積極做出相應,直接從益州選派了一位老資格的管事來烏蒙,全力開闢烏蒙市場。
這位管事是謝家的世僕,被主人賜姓謝,因在家中排行第九,被商戶們尊稱一聲‘謝九爺’。
話說謝九爺在益州,雖不是支撐門面的大掌櫃,卻也是商號缺一不可的老管事,在商界頗有些威望。
但此刻,他卻畢恭畢敬的立在顧伽羅面前,如同齊家的僕從般,詳細回稟他的差事。
“嗯,很好,謝掌櫃費心了!”
聽了幾個月的‘孺人’,忽然被人稱為‘宜人’,顧伽羅多少有些不適應。
沒錯,齊謹之的正式任命書下達後,顧伽羅的誥封也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