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歸高興,正事還是要抓緊時間辦的。楊煜目測老楊家的一個小四合院最多十餘間房就住了二三十人,擠進去肯定有諸多不便,便對老爺子道:“阿公,孫兒這次回來一是為了安家,二是為了官命,訓練民團不是小事,需要一大片平地供訓練之用,況且孫兒和畢師父還沒有居住之所,不若趁現在時候還早,阿公召集村裡青壯去開墾荒地,幫孫兒整出一片平地,作蓋房之用。”他邊說邊從車上取下三卷官文,其中兩卷是容縣和岑溪民團的任命書,一卷是縣裡開給他的墾荒令,大意是縣衙賦予了楊煜有墾荒之權,作訓練民團之用。
楊老爺子看著這三卷蓋了大紅官印的文書,寶貝得不行。雖然他不識字,但並不妨礙他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老爺子沉吟一下道:“既然有官命,莫敢不從,阿公這就召集人去。”
楊煜道:“多謝阿公。”拉著老爺子的手領他看了車上的酒肉大米道:“麻煩阿公幫忙告訴所有願意幫忙的人,出工就有飯吃,有酒有肉!”
酒肉和大米老爺子早就看到了,他笑道:“有酒有肉還愁那幫饞鬼不連跑帶飛的趕來!”
時農忙已過,大明時的土地在冬季大都是賦閒待開春,不像後世有那麼多的農作物可以在冬季可以種植,所以一入冬,農民們基本都是在啃老本。基本上有出工的地方壯力都會去,管飯就行,因為這樣就可以為家裡省下口糧了。
有好事自然要先給自家的兒孫,老爺子讓家裡十歲以上的男丁通通拿農具去開荒,吩咐女眷去煮飯或者幫忙打下手。自己則拿著三卷官文找村裡的另外兩家去了。
老爺子一聲令下,楊家頓時全部出動,十歲以下的也跟著去看熱鬧。一行人來到矮山前,楊煜見矮山草木叢生,荊棘遍佈,很是荒涼,難怪有蟲豹出沒了。不愧是幹過工地的人,略一沉吟,便有了計較,讓幾個伯父和幾個年紀小的兄弟在來路處先整平百來個平方以作臨時居住處,自己和楊樹帶著三個堂哥去開火路,準備燒山。老畢剛剛收了一頓馬屁,見人人動手,也不好當睡神,從車上拿了把柴刀也動手幫忙。
楊煜揮著他的二十斤大刀,碗口粗的樹木,一刀一根,看得他便宜老爸楊樹和三個堂兄堂口結舌,如此力量,難怪能打虎了。楊煜自然成了主力,剩下的幾個人成了打下手,幫忙清理一些矮小的草木。十餘畝山地的火路不用一個時辰便清理出來,楊煜順著風向點了火,冬天草木乾枯,火勢很快就借風竄起來。很快就有幾隻野兔和野雞倉惶出逃,楊煜和老畢撿起石子,一石打一個,石不虛發。幾個堂兄看得羨慕無比,飛快的撿回了獵物,圍著楊煜和老畢詢問。當楊煜告知發石技巧是老畢所授時,老畢再次收到了一陣馬屁。
火燒了不到兩刻就停在了火路邊,幾個人把餘火撲滅,提著獵物回去,已經是晌午了,午飯時間到。
卻說老爺子拿著三卷官文去找村裡另外的兩家人,這兩家人一家姓梁,一家姓盧。兩家搬到這裡居住都比楊家早,只是人口少,兩家加起來的人口也沒楊家多。老爺子顯擺的把官文給他們看了,又每家給了一把糖,都是同一個村裡的,兩家很爽快的答應幫忙,只是實在沒什麼壯力,兩家來了共五人,還有兩個是六旬開外的。
老爺子帶人到了矮山,加入自家幾個兒子的隊伍。挖高填低,待楊煜他們燒山完畢,這邊也整出了兩三分平地。
老爺子看到長孫楊宇,次孫楊洪他們手裡提著野兔、野雞過來,滿心歡喜,這是上好的酒菜,屬開荒的意外收穫。於是招呼大家回去吃午飯。
喜歡來到明末請大家收藏:()來到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