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將軍太見外了!”張合霍地站起身,不顧荀諶扯著袍角和打著眼色,十分仗義地說:“別說什麼押陣的話,我們輪流攻打便是!我也十分不爽徐晃那個傢伙。”
“多謝!”麴義拱手為禮道:“明日一早,還請張將軍助我一臂之力,好好與徐晃較量一番!來人,將所獲野味分一半給張將軍。”
張合承諾了次日助戰,也就不客氣地將麴義所送的一太堆野味笑納了。好在已是秋未冬初,天氣微涼,這些野味可以留上數天。吃上數天味道也是又鮮又美。
“儁乂將軍,你真糊塗呀!”回到自家營帳,荀諶忍不住地對張合說:“你怎麼就這麼輕易答應麴將軍了呢?”
“友若先生,我等武夫不比你們,除了衝鋒陷陣,上陣殺敵,實不能為主公分憂解難。”張合淡然地說:“麴將軍雖然說為人有點狂傲,但是絕無私心。我願意與他分擔風險。”
“哎!”荀諶嘆了口氣,苦笑道:“既然儁乂將軍此戰有風險,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勝,無功,敗,有過。”張合搖了搖頭說:“麴將軍又與沮大人之前有隙,我焉能不知明天一戰勝負都不討好。不過身為將者,豈有避而不戰之理!”
荀諶默然之,有心再勸吧,張合心中清楚得很,不勸吧,荀諶總覺得沒盡到一個謀士的本份。矛盾糾結都不足以形容荀諶的心情。
“友若先生,別為難了,我都明白的。”張合反倒安慰起荀諶道:“我想沮大人不會是個斤斤計較的人,主公從來都是恢宏大氣,無論明天一戰勝負如何,都應該無妨。再說試探性的攻擊是必不可少的!”
“話雖如此!”荀諶忍不住還是說道:“不遵號令,擅自出戰的罪名是逃不脫的。攻城戰不比兩軍對陣,折損在所難免。”
“我也知道明天一戰不可能攻破盧奴城,肯定我軍折損會更大。徐晃乃大將之才,城內亦兵精糧足。”張合捫兒清地說:“人生之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常有啊!”
張合都這麼說,荀諶還能說什麼,只好絞盡腦汁為明天一戰謀劃一番。然並卵,設計來設計去,除了鼓舞士氣,別無他途。
次日,天剛一亮,麴義和張合併馬聯袂來到城下,身後是黑壓壓的一片抬著雲梯,扛著盾牌的將士們。袁軍擺出一副強攻的態勢,讓城內開始騷動不安起來。
“徐晃,我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開啟城門投降,可免全城人的性命。”麴義策馬往前,距城一箭遠近處大叫:“城內人聽著,開啟城門者賞千金,負隅頑抗者殺全家誅九族!”
“麴義!”徐晃出現在城頭,按劍傲立,手指麴義道:“你何必危言聳聽,昔長平一戰,數十萬趙國大好男兒其結果如何?投降!笑話!”
長平之戰,發生在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之間。還有一說是發生在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更有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間。
時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
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佔長平,並且坑殺趙國20萬降兵。此戰,是秦、趙之間的戰略決戰。戰爭中,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急於求勝,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
期間秦國用離間之計,趙國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急於求勝,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
秦將白起針對趙括驕傲輕敵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
也是後來領兵作戰常常研究和提及的戰役。徐晃之所提及長平之戰,就是表明絕不投降之意,也有說自己非紙上談兵的趙括。
“徐晃,我勸你不要執迷不悟。盧奴城可不是虎牢關,我一聲令下,我身後十萬將士堆也可以堆平盧奴城!”麴義意氣風發地揚手說:“到時可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