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我軍入冀州後,是我們為主,還是以關將軍為主?”郭嘉在黃忠和華雄走後,有點明知故問地說:“關將軍久鎮南皮城,黃將軍資歷最老,這很難決擇的。”
“你這浪子,以你為主。”不等劉備開口,荀彧瞪了郭嘉一眼說:“為什麼派黃將軍去你還不清楚?若關將軍陣前對上呂布,很容易不死不休。”
“沒錯!二弟雖然突破了,可是並不能輕易戰勝呂布。按二弟的秉性,很可能陣前鬥將出現死傷,那樣就會兩敗俱傷。”劉備點頭道:“而漢升對上呂布,那絕對是半斤八兩旗鼓相當,沒一年半載分不出勝負。”
郭嘉嘻嘻一笑,抄著寶劍說:“明瞭,侯爺放心,我會讓袁盟主後悔,也會讓溫侯識趣。在此之前且讓我去與脫兒說一聲。”
“去吧,去吧!”劉備揚著手將郭嘉趕走了,轉頭向荀彧道:“文若,冀州我不擔心,我不安的是西涼軍軍師李儒憑空消失,究竟去了那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儒的人是不見了,但是長安這個局是他做的。賈詡就是李儒推出來的代言人。”荀彧苦笑道:“李儒是覺得死的人還不夠多,天下還不夠亂。”
“既然長安這局勢是由李儒推動,那麼李儒又為什麼對董卓見死不救呢?李儒不可能識不破太尉王大人的美人計。”劉備心中已有猜測,還是想聽聽荀彧怎麼說。
“李儒當然識破了王大人的美人計,從可以把傳國玉璽當誘餌分化關東諸侯來看,識破這美人計是理所當然。尤其董卓死後,西涼軍可以從容撤出長安退守西涼就可知,李儒已經對董卓之死有了預估。至於不救董卓,也許李儒覺得董卓已經沒得救了吧?”荀彧也不太肯定地分析著。
“李儒,賈詡!”劉備點點頭,沒繼續李儒的話題,只是在心中唸叨著這兩個傢伙的名字。只有劉備才深知,這兩個人是多麼的厲害和可怕。
“侯爺,不論李儒在那裡,現在都與我們關係不大。再說從之前種種跡象來看,李儒對侯爺並無敵意。”荀彧有點意味莫名地說:“還明裡暗裡多有助於我們。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文若對此是不是一直很好奇?”劉備笑了笑問,見荀彧輕輕地點頭,於是開誠佈公地說:“李儒這個人足智多謀,而且心性堅定,有為達目的不惜一切的勇氣,更有以身證道的覺悟。我之所以知道,這還得從黃巾之亂說起。”
劉備與李儒的會唔,只有典韋和張濟知道。典韋不會說,張濟也是最近才對賈詡等人說起過,賈詡等人自是守口如瓶,李儒還沒死呢。也就是說知道的人極少,世人都不知劉備與李儒會唔過。
“李儒所追求的天下資源重新分配,與我的志向有很大的重合。不過他以大漢為中心,而我以世界為範圍。或者說李儒的終點只是我的起點。我們最大的矛盾在於對待世家的態度,他一捧子打死,我卻認為可以引為臂助。”劉備毫不隱瞞地,甚至很詳細地講給了荀彧聽。
荀彧聽完後,半響才開口道:“謝謝侯爺的毫不隱瞞和信任。李儒此人端是可怕得很,為了他的道,以天下人為棋子,甚至以自身為棋子。我似乎明白了李儒為何對董卓見死不救了。”
“董卓已經腐朽了,何況李儒還保全了董家。”劉備提了一句,又回到之前的話題道:“文若,李儒不會去我的老家了吧?”
“綜合所有情況而言,這個可能性很大。侯爺當年不是邀請了他北上看看麼。”荀彧通悟之後,反而輕鬆地說:“李儒是厲害得可怕,不過他不會在涿郡亂來。這點我可以肯定。”
“這就好!李儒及長安方面我們就不管了。那麼我們現在的問題只有二個。其一是冀州問題,其二是青州問題。”劉備對李儒的去向心中有了數,對荀彧的說法也贊同,算是放下了一顆懸著心。
“嗯!”荀彧沉思了一下說:“冀州問題就讓奉孝去解決,他有這個能力,也會解決得十分漂亮。再說呂布應該會派人來青州的。倒是青州問題懸而未決,是該斷則斷的時候了。”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