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率部來到了洛陽城東門口,卻見袁紹親率麾下的一班文武重臣在城門列隊以候。
呂布見狀一驚,掃了眼身邊的陳宮,在陳宮見頭示意下,呂布翻身下馬,大步來到袁紹面前作揖施禮道:“怎敢勞煩袁公來城門口親迎?”
“溫侯別來無恙呀!”袁紹扯過呂布,把臂之下有如久別重逢老友道:“虎牢關一別,溫侯還是英姿依舊,我甚慰也!”
“說來慚愧,布乃敗軍之將,還談什麼昔日之勇。”呂布搖了搖頭說:“這不,敗退長安來到了袁公這裡。”
“那裡,溫侯有誅國賊董卓之功,足以名垂千古。”袁紹哈哈大笑道:“一時惜敗,不足掛齒。走,我已略備薄宴為溫侯接風洗塵。”
“多謝袁公,且讓我安置下眾部下,再與袁公開懷暢飲。”呂布再次向袁紹施了一禮,轉身安置隊伍駐紮於洛陽城外,隻身帶著陳宮隨袁紹入城。
袁府早有準備,除了歌舞助興,還有一桌豐盛的宴席。好傢伙,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應有盡有。
最讓人嘖嘖稱奇的還有逍遙醇釀。雖然說不是頂級的神仙醉,但是也非常難得。要知道逍遙醇釀劉備是從不外售的。
參加這場盛宴的有袁紹和呂布,以及陳宮,審配,辛評,沮授,逢紀,郭圖,辛毗九人。只有許攸奉命潛入冀州沒參加,可以說袁紹在洛陽的重臣都齊了,不可不謂不隆重,規格不可謂不高。
“來,溫侯為國除了董卓這一大賊,我們一起來敬一杯!”侍者為眾人斟滿了酒,袁紹首先起杯道:“溫侯實可為我大漢之功臣也!”
“不敢當,不敢當,全賴我義父謀劃得當,才得誅除此國賊。”呂布端起酒杯,嘆了一聲,仰首將酒一飲而盡道:“哎,可惜義父被西涼賊子逼得跳了宣平門,義父一家也全被害死。”
“太尉太人是大漢的忠臣良相,更是我輩之楷模。”袁紹作傷感狀道:“我素敬子師兄,不想洛陽一別竟天人永隔,讓人不禁唏噓呀!”
袁紹傷感完畢,又舉起酒杯道:“溫侯,不知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呂布舉起酒杯,不自覺地掃了身邊的陳宮一眼,只見陳宮目似眯,整個人有如老僧入定。呂布只好硬著頭皮開口道:“袁公,我本欲為義父全家報仇,怎奈兵微將寡,糧草短缺,實在是心有餘而不足,只好遠離長安。今日來袁公這裡,就是想得到袁公的助力,以幫我驅除西涼賊子。”
這是一路上陳宮所教,以進為退之策略。你袁紹不是世之楷模麼?如今坐擁洛陽和冀州,可謂兵精糧足,為國驅賊豈不是義不容辭。
嗯,就算你袁紹不借兵借糧,也不會難呂布不是。其實這都是一時之計,或者說想當然。到了袁紹這個層次,什麼面子裡子都沒實力重要。他有的是理由和藉口推辭,甚至直接不講究什麼。
“哈哈哈哈!”袁紹放下酒杯,哈哈大笑,鼓著掌說:“出兵勤王,我早就有這個想法。若朱將軍守長安可以久撐數日,說不定我們內外夾擊西涼賊軍了。可惜呀!”
“不可惜呀,若袁公有意出兵勤王,現在也不晚,我願為先鋒。”呂布又是一口飲盡杯中酒,猛拍著胸口道:“只要有兵有糧,我呂布必攻進長安城。”
在座的都知道袁紹說的是場面話,要出兵勤王早就出了,不會等到塵埃落定,黃花菜都涼了才嘩嘩。而呂布就一副信以真的樣子,還表現得熱血上腦,呂布真二!
說呂布二吧,也不盡然!呂布這麼一說,也等於將袁紹架在火上烤。無論袁紹怎麼說,都似乎不妥。要知道袁紹可是曾經討董聯盟的盟主,這盟主為袁紹掙足了名望。
“溫侯你有所不知,這麼說吧,若朱將軍和你還在堅守長安,我肯定發兵。而如今的形勢,就算我發兵,也只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袁紹苦笑了一下說:“再者而言,我冀州還有四郡在劉備手中,這事牽制了我的精力和幾乎全部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