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還是小霸王,有勇無謀!今日不射死你天理難容也!”黃射聽到江中鼓聲大作,嘩啦嘩啦之間,感覺有較之前兩次更多的戰船朝岸邊靠過來,不由心中暗爽。
“哼!這傢伙肯定以為我箭矢射光,就全軍押上準備趁濃霧搶渡。”黃射一念至此,倒不急著下令放箭,只待孫策靠近來記狠的。
果然,黃射部沒有射擊,鼓聲和喊殺聲漸近,甚至能隱約可見船隻和船上人影綽綽,黃射才命令所部射擊。
“咻咻咻!”聲一片,無數箭射向視野不清的江面,又是伴隨著無數的慘叫聲。若仔細聆聽分辯,會知道這些慘叫者就是前兩次慘叫的人。
擺明了孫策部是在上演一出大戲,一場好戲。可惜黃射根本沒有半絲髮覺,反而自以為得計,拼命地讓所部射擊,甚至一口氣將所有箭矢都射光。
終於,江面上再無聲息,黃射下達了停止射擊的命令。這時黃射部再無幾支箭矢。不過黃射一點也不擔心,黃射認為江東軍都被射死,所有江東軍都葬身於江底,餵了江中的魚蝦鰲類。
“清理箭矢,準備強行渡江!”就在對岸,孫策笑得合不攏嘴地指揮將士,從船隻的稻草人身上拔下扎得密密麻麻的箭矢。
這就是孫享所定的草船借箭之計。此計很簡單,卻很有效果。孫享不過利用了濃霧,利用了黃射部肯定會聞聲而射。
說起來孫享此計破綻百出。如霧中擂鼓,人家都是悄悄的,打槍的不要,這不擺明有詐。當然孫享是怕黃射亂射,將好好的利箭射入江水中就可惜了。
還有江東將士的慘叫聲也忒假了,還安排同一批聲音大的。只要有心人就能聽出來。而黃射沒有多想,也沒這麼心細,就按孫享所設計的劇本走。
此計在《三國演義》被安在了諸葛亮身上,於赤壁之戰中向曹操借箭。其實最早運用的是孫堅,在攻樊城時利用夜色向黃祖借箭。而現在自然掛在了江東小霸王孫策名下。
“少將軍,據統計三次攻擊,對面的江夏兵射出了近百萬支箭矢,江夏兵應該沒有箭矢可射了。”孫享清理統計所得箭矢之後,對孫策道:“少將軍即刻強攻,或等霧散搶渡都行。”
“事不宜遲,趁熱打鐵才好!”孫策緊握手中虎頭金槍,望著霧氣未散的江面說:“我領二千將士現在渡江,黃叔和孫叔領三千兵馬隨後。”
孫享與黃蓋對視一眼,點點頭同意了孫策的建議。孫策說完就領二千將士登船向對面而去,不同的是這次是靜悄悄的,別說什麼戰鼓,連划船聲都小得很。
……
“來人,向太守大人報捷。”岸上的黃射意得志滿,恨不得現在就跑到父親黃祖面前,讓父親好好誇獎自己一回。
“喏!”早有親衛恭聲應諾,乘著已經微黑的夜色,快馬加鞭地向正率部而來的黃祖報捷。
“準備埋鍋造飯!”黃射拍了拍雙手,甩了甩膀子,十分輕鬆寫意地準備大快朵頤,好好犒勞犒勞自己以及三軍將士。射了近百萬支箭矢,我們容易嗎!
“這傢伙倒心大,在不明戰果的情形下還有心情弄食物!”已經悄然無聲地摸到岸邊的孫策,聞到食物的香氣,心中嘆喟著。
孫策一邊嘆喟,一邊帶頭躍上岸,也不打招呼,揮動虎頭槍帶著逼人的氣勢朝面前的江夏兵掃去。首當其衝的數名江夏將士,連示警都做不到就擊殺。
江面上的霧很奇特,只在江邊一定範圍記憶體在,超出一定距離,半點霧氣也沒有。以致孫策連連擊殺數名江夏將士,正安心等吃的黃射及所部都無所覺察。
直到孫策所部兩千將士全部上岸,擊殺了好幾百江夏將士,黃射才後知後覺地提槍反動反擊。
“無差別射擊!”孫策見己部已暴露,收槍下達箭雨洗地的命令。
江東軍也許衝鋒陷陣差強人意,但是射箭的水平一等一。不但準頭足,而且速度快。一個呼吸間射出三箭,一點也沒問題。
二千人,瞬間射出六千支箭矢,基本上箭箭命中。就算沒有一箭射殺一個江夏兵,也是必定會讓一個江夏兵受傷。
“射!射!給我還擊!”差點被一箭命中的黃射不顧責問孫策部怎麼就上岸了,而是咆哮如雷地命令所部射擊反擊。
“少,少將軍,我們沒有箭矢了!”親衛驚慌失色,一邊遞上黃射的兵器大刀,一邊低聲道:“之前都把箭矢射光,這可是少將軍親自命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