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之職,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還可能隨時隨地與敵軍發生遭遇戰,還真得精兵良將才行。”公孫瓚一邊嘀咕,一邊扯著胡茬,還掃了眼徐晃。
徐晃見狀,十分識趣地拱手為禮道:“將軍,我願領這先鋒之職。”
“好!公明確實有勇有謀,做這先鋒官再合適不過。”公孫瓚對徐晃是讚許有加,卻也不忘問荀彧:“文若你認為呢?又該派多少兵馬合適?”
“徐將軍智勇雙全,黃將軍多有提及。”荀彧笑了笑說:“有徐將軍麾下一萬兵馬足矣,再讓黃將軍協助之,必無憂也!”
“有文若在,我無憂也!”公孫瓚哈哈大笑,即令徐晃和黃忠率一萬兵馬先行向武強而去。公孫瓚和荀彧自率大軍隨後。
……
武強是安平國所屬的一個小縣,武強縣城也不大,根本容不了多少兵馬。率著三萬兵馬先到武強縣的張合和高覽就沒有進縣城,而是在武強縣城門口西北方向安營紮寨。
安營紮寨後,已經是黃昏時分。張合和高覽命人埋鍋造飯,兩人帶著一隊親衛就附近察看地形。
“元伯,你認為公孫瓚會率軍來此地麼?”張合看了看附近方圓幾十裡的地形地勢說:“這裡明顯限制了騎兵的機動性,而公孫瓚所倚仗的就是騎兵。”
“應該會來吧?”高覽並不十分肯定地說:“辛大人說得信誓旦旦,而且真是有理有據。如果公孫瓚不來,袁大人據此地可以隨意攻打清河,河間,渤海三地。”
“嗯,元伯,你對冀州當前的局勢及此戰勝負如何看?”張合不再糾結公孫瓚來不來,眉間略帶憂色地說:“好好的一個冀州,卻弄得四分五裂,冀州黎庶何辜?”
“儁乂,我們人微言輕,對於冀州,乃至漢室,及天下萬民的命運和明天,還是讓大人物去操心和決定吧!”高覽不無自嘲地說:“自阜城一敗後,我都以為要告老返鄉了。”
高覽在阜城大敗後,本以為折了五萬兵馬,袁紹會大發雷霆,不說開刀問斬,這革職查辦是肯定。不料袁紹輕舉輕放,還委以張合和高覽先鋒重任。
就算如此,高覽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狀態。輸了仗事小,連人的心氣也沒了。別人不明白高覽,張合就深知。從兩人私下裡以表字相稱就可知其關係不淺。張合和高覽搭檔已久,被此知根知底,性情相交,基本無話不談。
高覽是對袁紹沒有信心啊。韓馥雖然不是好人主,也不該死吧?高覽沒有明說什麼,心中還有根刺的。
“不管,不管!”張合搖頭擺手,轉移了話題說:“元伯,你告老返鄉沒什麼,高家可是冀州大族,又餓不死你。”
“還別說,如今我家族都在劉備治下,現在還不知怎麼樣了?”高覽無精打采地說:“不過從我們所見所知,劉備軍並不殘暴,更不嗜殺。”
高覽高家是渤海郡有名的世家,高家有不少在冀州出仕的文臣武將。這也是袁紹為什麼不責罰高覽的另一個原因。袁紹主冀州離不開高家的支援。
就是前不久開啟南皮城西門,引關羽部進城,其中渤海高家就是獻城的主事世家之一。當然,袁紹和高覽都不知道。嗯,就算知道了也莫可奈何。
“我明白!”張合嘆了口氣說:“伯元,可是我們是領兵的將領,有很多時候是身不由己。這話你對我說過,你真不怕袁大人表面不計較,其實已記恨在心?”
“儁乂,我認為只要手握兵權,有自己的一支兵馬,到那裡都一樣。”高覽掃了眼兩人的親衛,壓低聲音地說:“亂世之中,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誰是最後的勝利者。”
可以說只要是世家出身的將領,都有自己一支私兵。這私兵可只聽主將的,末必會主將所拜的主公。這支私兵以保護該將為主,可以為為之死戰。
將領有私兵在漢末這亂世很正常,每個諸侯麾下的將領或多或少都有。歷史三國時期中以東吳最為嚴重,或者說東吳政權就是由江東各大小世家組成。這也是東吳每次有大型戰事,都會無限的扯皮。
相對而言,目前也就是劉備麾下好點,沒有幾個將領有像樣的私兵。好像就是張飛和顏良有點從家族裡一起帶出的私兵,其他的將領都是劉備強行安排一支本部親衛。
劉備是出於對帳下各個愛將的人身安全考慮。在這個冷兵器作戰的年代,武藝再高也怕被雜兵堆死。有一支專門保護將領的一本部親衛,就不容易出意外。
劉備麾下將領的本部親衛並不是將領的私兵。這與別的諸侯麾下將領的私兵有本質區別。相同的都是保衛將領,也可以為之死戰。不同的是劉備麾下的所有將領之本部親衛都忠於劉備。
就像關羽,趙雲,黃忠,徐晃等人的本部親衛都是劉備下命令才成形的。尤其是趙雲,戍邊回來後要解散本部親衛,大義凜然到劉備磨破了嘴皮才留了下來。
趙雲認為將領有私兵,就容易形成山頭派別。也就是像現在的高覽一樣,手中有一支私兵,就會有過多的私心。甚至隨時準備另投主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更是歷史中高覽和張合先屬韓馥,再投袁紹,後轉投曹操的原因。手中有兵,那個諸侯也無法拒絕不是。
反過來說,這樣私心過重的將領會用心打仗,會拼死戰鬥麼?明顯不會!這樣的將領在戰場上只會想儲存實力以為立足於亂世之本,萬一打不過,易旗倒戈就行。
所以說有史學家說,在官渡之戰中,高覽和張合作戰不力,明明有一戰之力,卻偏偏不出全力,以致官渡之戰袁紹敗北。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或者說,高覽和張合在轉投袁紹時,就已經在心中打著小九九。當然,這也與袁紹本人脫不了干係,如果是曹操和劉備的手段,張合和高覽就不敢這麼肆意妄為。
不見張合和高覽投曹後,就沒有這些明哲保身的小動作和小心思。一旦表現出來,你看曹操會不會找藉口弄死你?連左臂右膀的王佐之才荀彧都毫不猶豫搞死!連司馬懿這等奇才都不敢在曹操活著的時候出頭。
高覽這種行為或者說處世之道錯了嗎?沒錯啊!世家一向是這樣做的,已經很滋潤地活了千百年。尤其是近年以來,都要將天下權益重新分配。無論是從時間還是結果上看,高覽這麼做真沒錯。
“……!”張合對高覽的說法就無言以對,默然了一會兒才說:“也許大概是這樣吧!我們回營寨,公孫瓚的兵馬一時半分應該還不會來這裡。”
張合和高覽察看了一會兒地形地勢,就返回剛建立好的營寨,廣灑斥候之餘,就痛快地進食,準備好好休息一晚。
就在張合和高覽剛在站立的不遠處,黃忠和徐晃就在那兒貓著。黃忠和徐晃率部差不多是比張合和高覽部慢了一個時辰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