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劉備見狀一笑,看了看田豐,才對陳宮說:“公臺,當今天下大勢就不用我說,你應該比我還有更清醒的認識。天下必亂,諸侯並起,保漢還是另立,你準備怎麼做?”
劉備不想和陳宮這個名士多談士族這個圈子如何,圈裡人總是會以自身的立場考慮問題,會自覺維護本身利益,多說無益。不如扯淡扯淡好了。
“漢祚不盡,我乃漢臣,漢祚消亡,我以天下蒼生為念,擇一明主重整河山,讓天下大平,讓萬民安居樂業。”陳宮理直氣壯地說:“我想元皓兄也會如此吧?”
歷史上陳宮確實是這麼做的。董卓亂政,漢室名存實亡,曹操刺董逃出洛陽,陳宮掛印棄官跟隨。說明陳宮心存漢室,更認為曹操乃明主。
可惜造化弄人,陳宮發現曹操並不是合適的天下之主人選,陳宮最終棄曹隨呂。呂布不是明主,陳宮有智也無力迴天。白門樓前的陳宮應該是無奈而絕望的吧?
田豐也差不多,才智高絕忠心一片,選擇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紹袁本初為主。袁紹起事之初無愧於明主,只是勢成之後迴歸於平庸。官渡一戰,袁紹所有優勢蕩然無存,而田豐連命都搭了進去。
田豐頭一歪,表示不想搭理你陳宮。惹得劉備大笑道:“公臺和元皓都志存高遠,都是忠貞節義之高士。不必為一些言語之爭而不豫。要怪就怪我。”
“公子,這與你無關,都是公臺這個榆木疙瘩惹人不喜!”田豐白了陳宮一眼說:“自以為是,還門縫裡看人,哼哼!”
“都怪我嘍?”陳宮捏了塊早涼的點心,扔進口裡唧巴唧巴了幾下吞了下去,歪了歪嘴說:“元皓不會把聖賢之學,先賢之訓都忘了吧!”
“停!”劉備舉手道:“人各有志,不必為此而作口角之爭,更不必傷了彼此情誼。”
“哼!”田豐和陳宮兩個大才有如頑童般別過頭去。劉備無奈地搖著頭,是頑童倒好,大才嘛,還真無以為勸。
“好啦,好啦!”劉備站起身來,對陳宮道:“公臺,我們來個三年之約如何?”
“侯爺請說!”陳宮點頭道:“我洗耳恭聽。”
“公臺,你說我以正義之名行苟且之事。而我敢斷言從今日通縣商會成立起,三年內通縣萬民一定會豐衣足食。你信不信?”劉備笑問道:“公臺敢不敢以此和我賭約一番?”
“侯爺有點耍無賴吧?”陳宮哭笑不得地說:“我才是通縣縣令呀,怎麼能以通縣萬民為約呢?侯爺不是懷疑我的能力和心性麼!不好,不好!”
“公臺口口聲聲說以天下蒼生為念,難道不想治下子民富足麼?”劉備不無激將地說:“我還沒說如何賭法或賭什麼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呃!”陳宮梗了梗脖子說:“且說,且說。”
“三年之內,如果通縣沒有起色,萬民還是面有菜色。證明推行商業錯了,商賈也上不了檯面。公臺可以向我提一個要求。在能力範圍內我一定做到。”劉備笑眯眯地說:“反之,三年內通縣日新月異,萬民富足安康。那麼公臺就要做到一個我所提的要求。”
“好!君子一言。”陳宮稍一思索,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好吃虧的,不由痛快地應約。
“快馬一鞭。”劉備應了一聲,又安慰似的說:“公臺放心,要求的前提是遵循個人意願,原則是不損害國家和民族。”
“侯爺也放心,人而無信而不立。契約精神是為人之根本。”陳宮極其認真地說:“我們今日之約,元皓為證。”
“我對公臺很放心。”劉備是真的放心。歷史上早證明,陳宮就是個連死都不懼的硬漢,更是個人格和人品都有保證的才智之士。
劉備與陳宮定下三年之約後,並沒有久坐,很快張陽就讓人來請赴宴。嗯,沒陳宮這個通縣縣令什麼事。也真讓人無語。
宴會十分沒意思,那怕張陽張羅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飛禽走獸。可是這烹飪的方法方式卻不能把這些奇珍異寶的獨特美味體現出來。並不是任何食物都是煮煮煮就行啊!
其實重點是張陽這個人無味。真的是吃什麼不重要,與誰一起吃才是關鍵啊!與一個心中眼裡只有錢財的傢伙,就算虛與委蛇也讓劉備食之無味。
可是張陽不這麼認為,也沒有這種自覺。頻頻勸酒,還唾沫星子亂飛,心情好興致也高。結果是醉成了一團爛泥,被手下架走了。
張陽醉了,酒宴自然就散了。劉備留下小胖子劉德然和簡雍著手商會之事,就和田豐等人離開通縣。
“公子,陳公臺乃大才。”一行人走到通縣縣城門口,田豐在上馬去漁陽之前忍不住對劉備說:“更是賢才。”
“我知道。”劉備嘆了口氣說:“你有把握說服他嗎?陳公臺乃心性堅毅之輩,就算撞了南岸也不會輕易回頭。先結個善緣吧,有機會攜手更好,沒有也就不強求。”
“話雖如此!”田豐有點擔心地說:“陳公臺足智多謀,一旦認真,無論行軍打仗,還是謀劃策略,都是當今天下屈指可數的厲害人物。在同等條件下,能穩勝公臺的就沒有。”
“我也知道。”劉備深表贊同地說:“元皓,這天底下能人異士多得去了。我們不可能把他們都拉入陣營吧?失之我命,得之我幸!人與人之間講究機緣,有緣自會相聚,無緣對面手難牽。”
陳宮有多厲害,劉備比誰都清楚和明白。以一己之力懟以荀彧叔侄,郭嘉等人組成的豪華得無邊的謀士團,還一時不落下風的,在三國群英就不多,陳宮算一個。
除此之外,還有誰?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