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吟完詩,後院陷於一片絕對的寂靜中。詩仙之威不但超前,而且絕後。唐以後的人讀其詩,頂禮膜拜,唐以前的人品其詩,也驚為天人呀!
“好詩!”田豐品味了好久,首先開口道:“詩好,詩所表達的東西更讓人回味。嗯,有如暮鼓晨鐘,有如當頭棒喝,震耳發聵引人深思。”
“侯爺!”陳宮好半天都沒回過神來,田豐開口後才有反應。陳宮整理了一下衣衫,才極其認真地施了一禮道:“之前對侯爺多有誤解,在此賠個不是。能吟出如此好詩,有如此才情,有如此心境,侯爺乃大智慧之人也!”
“公臺勿需如此!”劉備搖了搖手說:“我只是說了幾句實話,功名利祿是世人畢生的追求,這沒錯。如果說公平公正,所有人都一樣去爭取,那沒什麼好說。而現實呢?一百個人裡有九十九個人連書都沒有讀字也不認識,又何談公平公正!”
田豐對此早已心中有數,自然不覺得如何。陳宮是首次聽有人把知識壟斷這事說出,擺在明面上,也就面現驚色。
“侯爺,難道你想冒天下之大不韙?”陳宮聞音而知雅意地說:“早聽侯爺在涿郡開堂興學,免費讓涿郡的適齡孩童啟蒙。可是開啟民智非一朝一夕之事,日後還絕對會被群起而攻之。侯爺想過後果嗎?”
“想過。”劉備直言不諱地說:“斷人根基,掘人後路,豈無以身證道的覺悟。問題是這些人腐朽了,任由他們一如既往,天下真的該大亂,國家和民族都將迎來無法承受之重創。”
漢末天下大亂,天災是外因,實際就是世家世族重新分配利益而一手操控的。這群傢伙分贓不均導致三國亂世,最後由司馬家獲得最大勝利。
三國歸晉,國家是統一了,可是國力下降,人口銳減。這時外胡來了,諸胡發現晉朝軍隊是弱雞菜鳥,諸胡不走了。繁華的中原是諸胡一直嚮往和圖謀的,於是五胡亂華時代開啟。
有人為之辯護說是世家玩脫了,也有人恬不知恥地說這是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真的扯淡!這是華夏民族遭受最大創傷和苦難的黑暗時代。這都是壟斷著知識,土地,人口的世家世族的鍋。為一己私慾,為一家一族之興盛,置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顧。
劉備其實有時候挺贊同李儒的主張,閉著眼睛殺一批得了。說,說什麼說?難道一定要等犯錯犯罪了再去理論麼?不,聽話就好,不聽,刀槍鋒利得很!
當然,有關於這些,尤其是還沒有發生的民族苦難,劉備沒辦法和陳宮或田豐說。只能婉轉地表示這麼個意向。
“天下可是他們的天下,風水輪流轉,皇帝輪著做,只是看誰強點。”陳宮不太理解地說:“憑侯爺今時今日的一切,已經徹底溶了這一圈子,甚至都可以笑看天下風雲。侯爺又何苦來哉?”
陳宮身為士族中的一員,還是資深的一員。那裡會不知道世家在當今天下所扮演的角色。世家天下,世家朝堂可不是一句玩笑話。可以說從朝堂到地方都掌控在世家手裡。
世家在這個國家根深蒂固,有著無可估量的力量。陳宮自然知道這力量有多大,區區一個劉備,說碾碎也就碾碎了。別看現在劉備擁兵十萬似乎牛逼得不行,相對於世家的力量還真是不夠看。
這也是劉備頭痛的地方。雖然說世家不是鐵板一塊,但是說與世家為敵,那叫沒睡醒。說閉上眼睛殺一批,也就是說說。何況這時的世家還沒爛透爛到根呢!
嗯,現在的世家還可以引導和挽救。只需祛除一些腐肉,就可以重新煥發生機蓬勃向上。世家到底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精英。
“公臺呀,天下很大!”劉備不想用世界地圖說事,只的有點無奈地說:“天下不僅僅是他們的天下,更是萬千黎庶的天下。萬千黎庶才是這國家和民族的基石。”
劉備知道陳宮的說法也沒錯,只要侷限於眼光和認知。在陳宮的認知中,大漢就是天下,中原就是中心,世家代表著這個國家。最多是說這些世家權益的大小不同,能不能讓治下子民生活得好。
“侯爺說法新穎,想法也奇妙。不過我還是認為世家士族可以治理好這個天下。”陳宮有點固執地說:“老劉家不行,何不換一家試試,世家不缺能人!”
陳宮認為天下之所以亂,是老劉家人的能力問題。世家是在推波助瀾,卻不是根本原因。自有史以來歷朝歷代不就是這麼回事麼,秦一統,漢代之。
個人能力固然重要,可是誰又能保證歷代皇帝都厲害?陳宮自以為的方式方法不過是週而復始換湯不換藥。而恰恰這是當代所有智者的認知。還有什麼比這更讓劉備無力的?
除了說劉備這小圈子受到劉備的影響,對天下,對世家,對萬民有了重新的認知。其他人還是坐井觀天中的那隻青蛙,其中有絕大部分還是盲蛙。
劉備的言傳身教,世界地球儀,以及涿郡實實在在的改變,才讓劉備小圈子裡的人逐漸隨之改變。而圈外人,尤其像陳宮這樣的名士,要改變,何其難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換一家並不能解決問題。”劉備揪了把自家的臉說:“公臺,無論那家上位,本質上只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或大或小或多或少。都不會以民為本,甚至會罔顧民生民情,犧牲民眾的利益。”
“侯爺,我不敢苟同。”陳宮沒有半點動搖地說:“只要上位者勤政為民,諸多士子同心協力,天下一定會大平,萬民一定會安居樂業。”
“再者而言,就當今天下的黎庶萬民,沒有世家士族的引導和帶領,除了會種田耕地,還會什麼?”陳宮理所當然地說:“侯爺的做法有意義嗎?”
陳宮的意思,劉備知道。劉備很早之前就想過。在沒開啟民智之前,劉備的做法不但沒有意義,甚至還會被人誤解和懷疑。我就想吃頓飽飯,你卻給我一桌宴席,什麼意思?幾個意思?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來自千年後的吶喊。劉備要把這千年光陰濃縮再濃縮,任重而道遠啊。要讓如今只求溫飽安定的大漢萬民,真正意識到自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真非一朝一夕之功。
“公臺,沒人生而知之。”劉備有點無奈地說:“也沒人生就高人一等。我認為人人平等,最少該給一個知之的機會。我願為此而努力!”
“侯爺,人心是貪得無厭的。”陳宮不無提醒地說:“你給的,未必是別人需要的。別人要的,你未必給得了。我不敢說侯爺是杞人憂天,也不敢說侯爺沒有成功的一天。我只能說我拭目以待。”
“公臺,你!”一邊的田豐有點聽不下去了,就準備和陳宮辯駁一番。卻被劉備阻止了。
劉備對田豐搖了搖手,田豐沒有倔犟地強行開口,而是很乾脆地閉嘴了。因為田豐不知道劉備心中作何想?如果說壞了劉備的事,就非田豐所願了。
“元皓兄不高興了,這真難得呀!”陳宮本以為田豐一定會爭執一番,不料田豐縮了,不由對劉備高看了一眼。
田豐什麼角色,陳宮知之甚詳。能讓耿直無畏的大才田豐折服,就不是權勢的事。一定是劉備有讓田豐心折的過人之處。陳宮真的很好奇。
田豐斜視了陳宮一眼,輕輕搖了搖頭,還是沒有開口。之間似乎有點惋惜,又有點失望。這又讓陳宮更是好奇和不解,心想:“這有什麼好惋惜和失望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