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的三國有些亂 > 第402章 信守諾言

第402章 信守諾言 (第1/2頁)

推薦閱讀:

對於西涼兵不戰而降,除了華雄,趙雲哥幾個是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也愈加佩服現在身在洛陽的幾位大佬,什麼叫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這就是啊。

正因為西涼兵這麼乖巧,所以趙雲和太史慈才能這麼快突至函谷關下。或者說趙雲和太史慈來得越快,收穫就會越多。

趙雲和太史慈很快從懵懵懂懂狀態中出來,哥倆一合計,得,故計重施,總一個等字了得。哥倆就率著三千白馬義從在函谷關下徘徊不走了。

“什麼?”當關羽和武安國稍遲一點趕至,函谷關外大局已定。關羽和武安國與趙雲等人匯合,一聽這形勢也是愣住了。

“果不出大哥等人意料!”關羽半眯著丹鳳眼,有點那啥地說:“小軍師當日交待我生擒一名西涼將領,就已經料到了今天啊!”

還別說,就關二爺這丹鳳眼,這紅臉,及這神態,天生就是裝那啥的料呀!也就是說關二爺天生就是裝那啥的料。

關羽說完,眾人齊刷刷看向華雄。華雄不解地說:“都看向我幹嘛?”

其中張飛百無禁忌地說:“二哥是說還好當日在虎牢關下沒砍了你,不然今天就沒這個大大的功勞,不,是奇蹟,就沒這個奇蹟。”

“誒!誒!”華雄臉一紅,梗著脖子硬著嘴說:“當日我可是準備和翼德大幹一仗的。沒想到雲長出戰,太意了,太意了。”

“子健你就是別犟了!”張飛雙手一攤說:“你說說,這裡的哥幾個,你打得過那個?你就該慶幸了!”

華雄還真掃了眼在場幾個,有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武安國。嗯,華雄的武藝在這群人中還真是墊底的存在。

趙雲實在看不過眼了,咳了一下說:“雲長和霸侯也來了,大家還是抓緊議議接下來該怎麼弄吧?”

在場無不一不是猛虎,衝鋒陷陣不在話下,要他們帶百萬人從函谷關下回洛陽,還是省省吧。不過事情已經如此,不行也得行啊!

趙雲一開口,大夥都忘了華雄這檔子事,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就是沒人開口說點靠譜的。實在是事關百萬人,再能打的人都不敢胡亂說道。

場面靜默了半個世紀,終於,關羽捋著長鬍須,微睜著丹鳳眼說:“對於如何將這百萬人口帶回洛陽,我也沒有好主意。不過,我還記得當年大哥是如何處理五萬黃巾軍的。”

這下除了參與當年劉備首戰的張飛,其他人都是一副十分好奇的樣子。大家都只知道劉備當年的勒緊自家的褲腰帶,才勉強收留下五萬黃巾軍而沒發生餓死人的事。至於劉備當日是如何處理的,還真不知道。

關羽說,張飛補充,算是三言兩語將當年的事說了個大概。說到劉備承諾保全這當年應該要坑殺的五萬黃巾軍性命時,在場眾人都紛紛動容。

“如果說為了天下人,侯爺算當今天下言行一致的第一人。”一直是個好聽眾的太史慈這麼感慨了一句。

太史慈之所以這麼感慨,這與太史慈藝成後行走天下的見聞有關。漢末天下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貪官汙吏橫行,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顛簸流離。見多了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人,見多了人吃人的現狀,任誰也不太相信有真正心懷天下萬民的人。

尤其在太史慈與趙雲一番交流,趙雲說出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再聽了趙雲描述了劉備其人及劉備治下的種種。說太史慈全信,趙雲都不會相信。不過有了關羽和張飛剛才具體事例的佐證,太史慈已信了七八分,才會發出如此這般的感慨。

歷史中太史慈也遇見過劉備,不過劉備沒入太史慈的眼。在報了孔融護母之恩後,太史慈就去找另一個漢室宗親揚州刺史劉繇,可惜不得重用。

劉繇敗亡後,太史慈才歸於孫策,太史慈才算得遇明主。正可謂是孫策知人,子義守信,未為不美也。

太史慈弓馬嫻熟,少就好學,恪守孝道。太史慈絕對是個有勇有謀,忠義守信,還很有見地之英雄人物。讓人嘆息的是英雄早逝,逝世時才四十一歲。

太史慈臨終之時,嘆息道:“大丈夫生於世上,應當帶著三尺長劍,以升於天子階堂。如今所志未從,奈何卻要死啊!”

歷史眾名人對太史慈的評價十分正面,也非常高。如陳壽:“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

最新小說: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 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 詭舌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