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的三國有些亂 > 第338章 光陰荏苒(續一)

第338章 光陰荏苒(續一) (第1/2頁)

推薦閱讀:

“文若來得正好,我和公明正在討論勞動改造之於以前對罪犯處理的得失優劣。”田豐頭也沒回地說。對於荀彧這個高足,那怕名義上的,田豐是滿意又熟悉,聞其聲也知道是他。

當年田豐進潁川書院任教,荀彧就已經學而大成,同時也是以半個留校任教的身份存在。不過荀彧對田豐一直是執弟子之禮,田豐也沒糾正。兩人就這樣亦師亦友地十分愉快地相處著。

“這還需討論,肯定是利大於弊,優勢十分明顯。”荀彧肯定地說:“事情的關鍵在於要減少犯罪的人及犯罪行為。這才是處理處置罪犯的最終目的。就拿涿郡而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又有什麼罪犯。這才是侯爺厲害之處,相比於此,勞改就不值一提。”

“兩位先生慢敘,容我去實地巡查一番。”徐晃知道荀彧肯定找田豐有事要說。雖然說不一定忌諱自己在場,但是徐晃還是藉故離開。

“公明且忙!”田豐點點頭,目送徐晃大步流星離去。對徐晃,田豐是越發的滿意,有才又會做人,還有眼色,這樣的搭檔是可遇而不可求呀!

“文若說得有道理,可是也就是在涿郡,以後可能有漁陽郡。別的地方呢?大漢太大了,大到這兩個郡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田豐接著荀彧的話題說道。

“公明真乃良將之才也!”荀彧對著徐晃的背影忍不住嘟囔了這麼一句,才對田豐說:“倘若有一州之地成了涿郡式的景象,就大有可為了。”

“文若是不是得到什麼重大的情報?”田豐笑了笑說:“是洛陽發生了什麼大事吧?”

“然也!”荀彧對田豐的反應一點也不奇怪,十分自然地說:“自從三州邊境風平浪靜,當朝是一片黨爭傾軋鬧劇不斷,是不把漢室弄崩塌絕不罷休呀!”

“說重點,這些你不說我也知道,一群井底之蛙只顧一時之安定,只圖眼前利益,完全不知天下大勢如何。”田豐似乎看穿了遠在洛陽的一幕幕。

“當今龍體抱恙,據可靠線報,命不久矣!”荀彧沒有再轉彎抹角地說:“侯爺入主青州的時機到矣!”

自黃巾之亂起,青州就處於無主狀態。有褚燕部百餘萬眾客居青州,一般人還真不敢上手。前次擬盧植任青州州牧泡湯後,也就一直沒人買這青州牧。嗯,似乎就為劉備而留著。

“陛下萬一崩駕,這天下就真的會大亂。我觀皇族聖上一脈之中,並沒有個合適的人選可以繼承這大統,可以解漢室倒懸崩塌之危!”田豐沒有在意青州的歸屬,而是為漢室未來而憂心忡忡。

“聖上駕崩之時,就是洛陽大亂之日。朝堂之上兩大集團必定會兵仞相見,最好是不引邊軍入洛陽,不然後果不堪設想。”荀彧目光如炬地說:“應該沒人如此短視吧!”

“有沒有人如此短視我不知道。但是一定會有人誘導這件事發生,重新分配權益,不讓漢室名存實亡又怎麼進行!”田豐冷笑一聲說:“文若你且拭目以待,聖上一駕崩,就會有邊軍入洛陽。不是幷州軍就是涼州軍。”

“先生,為何不是幽州軍呢?”荀彧對田豐所說沒有懷疑,而是好奇地說:“白馬將軍和董將軍向來聽調不聽宣,沒有足夠的利益是不會動兵的,一動就難以收場。幷州丁原倒是心懷漢室的,入洛陽也在掌控之中。”

“幽州軍要動,白馬將軍肯定會問計於主公和盧公。你說主公會讓幽州軍入京麼?就算有更大的利益,主公也不願幽州軍揹負上禍亂天下的罪名。”田豐十分肯定地說:“除非白馬將軍不透過主公和盧公,當然,那也就不是白馬將軍。”

“邊軍入洛陽不是清君側之名麼?只要操作得當,完全可以以王師的身份掃平天下。”荀彧有點想當然地說:“最少引邊軍入洛陽有大將軍的調令。”

“文若以為邊軍都是主公麾下的護衛隊麼?兵過如梳可不是開玩笑,燒殺搶掠再正常不過。不搞得天怒人怨是不可能的。”田豐把握十足地說:“邊軍入洛陽肯定是受命而來,來了就不會走啊。究竟怎麼回事,天下人明眼人多了,這禍亂天下之罪名是洗也洗不脫的。”

“這可如何是好?”荀彧俊臉有點發白,憑他之才智,自然能推算出邊軍入洛陽亂政會是如何的一地雞毛。

“放心,除了死許多人,這天下還不是由他們說了算!”田豐倒是雲淡風輕地說:“不破不立!我們且笑看京華雲煙吧!”

“呃!”荀彧發現自己竟無言以對。

田豐和荀彧所料不全中亦不遠。這兩人不知道的是,在靈帝駕崩之後,為了誅盡閹黨,大將軍何進鬼迷了心竅,一紙調令命令幽並涼三州邊軍入洛陽。

三州邊軍眼看有入主繁華洛陽的機會,無不蠢蠢欲動。白馬將軍公孫瓚果真問計於劉備和盧植,自然被三言兩語打發回去戍邊,幽州軍沒動。

而幷州軍和涼州軍就盡起精銳,兩軍先後向洛陽而來。結果董卓率涼州軍先入洛陽,董卓血洗了一遍洛陽後,自己手握大權,把兒皇帝掛在一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間閹黨被基本誅盡,大將軍何進也伏屍宮前。洛陽一片腥風血雨哀鴻遍野。這自然又是後話。

……

田豐和荀彧在治理漁陽展望大漢的未來。在很遠的地方,也有人同樣分析著天下大勢的走向。這個人比田豐和荀彧還要年輕,那怕沒這兩個智者看得透徹,也是切中要害利害十分。

吳郡,富春,城西孫府。孫家大公子孫策正在自家小校場上練著拳腳功夫,耍著石鎖。校場旁邊正蹲著一個年齡相仿的俊美少年,全心神地注視著孫策練功。

“瑜弟,你不是上洛陽看望父親去了麼?怎麼就回來了。”孫策放下百餘斤的石鎖,摸了把汗水對這個俊美少年道:“是想念兄弟我了吧?”

這個俊美少年正是日後名震天下的江東美周郎周瑜周公瑾。周瑜比孫策小一個月,兩人自小就相交甚密。話說從廬江舒縣到吳郡富春也不近,這倆個小屁孩就怎麼相熟相交的?這讓人十分費解,難道說冥冥之中真有定數,這對歷史上的好基友就註定相遇相識相熟相交相知?

“父親說洛陽風雲變化莫測,非久留之地,所以我回來了。”周瑜十分沉穩地說:“想念兄弟也是原因,滿意了吧?”

“滿意滿意!”孫策揮了揮手說:“別跟我說什麼風雲變幻莫測,有人想傷害瑜弟,哥哥我揍死他!”

孫策從來是不動腦筋,只有揮舞著拳頭講道理。周瑜就是他孫策要全力保護的人之一。雖然說周瑜拳頭不夠孫策的硬實,但是眾智商上來講,從來都是周瑜看護著孫策。

最新小說: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