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就算我有所算計,那張太守也忒不厚道了吧?”劉備沒有否認,而是正義凜然地說:“兩郡通商利在萬民,這才是根本。”
蔡邕還真沒猜錯,廣陽郡通縣所發生的一幕確實是劉備有所算計的。從涿郡到通縣有關羽嚴防死守,從漁陽到通縣由徐晃全力布控,只有通縣這一帶是由暗探監視。劉備是隻等有人出手,果不其然,徐晃和龔龍就很巧就逮個正著。
“算了,從結果來看是利民,雖然說銅臭味重點,也就不計較你這點花花腸子!”蔡邕扯了扯口角說:“可是你知道廣陽郡張太守是何許人麼?”
蔡邕可不止一次說劉備這個太守銅臭味十足。太守之職是買的,主政後又大力推行商業,不是銅臭味十足又是什麼?劉備也沒反對,事實勝於雄辯嘛。
不過蔡邕在涿郡已經很清楚金錢的重要性。更明白萬民豐衣足食才是根本。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一切都沒有意義。以致蔡邕口裡嘩嘩,卻不反對劉備的施政主張。
不反對事小,蔡邕實際上是大力支援劉備的。最多是不爽劉備勾走了他的小棉襖。不過自家小才女願意上勾,蔡邕也沒辦法不是。
“先生,這大漢就有能難倒先生的人事。自然還望先生說道說道。”劉備嘻皮笑臉地給蔡邕戴上頂高帽子。
蔡邕一副理所當然的神色坦然而受,飲了口香茶,吃了塊點心才不無嘲諷地說:“廣陽郡張太守乃十常侍張讓的族侄。張太守張陽,字光明,今年應該三十有五。從一介縣吏至如今一郡太守,不過五年光陰,官場奇才啊!”
張陽讀了不少書,說不上滿腹經綸,卻有一肚子壞水。憑藉族叔十常侍張讓之勢,用五年時間走完別人用五十年也未必走到的一郡太守之位。平步青雲事小,還每到一處必搜刮一處。
治下之民越告,這貨升得越快。因為這貨會來事呀,搜刮的民脂民膏有一半用於賄賂十常侍。十常侍一句耳邊風,可比官聲政績管用得多。
就算張陽有些破事直接被捅到靈帝劉宏案頭,靈帝一笑置之。用靈帝的話來說:“不遭人嫉是庸才!如此孝敬的奴才還是留著吧!”
因此張陽更是肆無忌憚,有人不服,這傢伙說奉旨而為!人至賤則無敵,張陽也算箇中翹楚了。這傢伙最狡猾的是,在貪婪的同時,卻知道那些人能惹,那些人不能得罪。
這也是張陽能一路滔滔的另一個原因。能搞翻張陽的不屑為之,或者說得不償失,搞不翻張陽的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弄不好還搭上自己。
“果然是官場奇才!想不佩服都不行呀!”劉備也陰陽怪氣地說:“這回一個這麼大的把柄在我手中,張太守不會搬出他族叔吧?”
“就看侯爺你是想搬倒他,還是僅僅想打通兩郡的商道?”一直鬱悶得低頭飲茶吃點心的小鬼才郭嘉郭奉孝忍不住開口道:“張太守肯定會先來探侯爺的口風。”
田豐也點頭說:“主公最少可以從張太守那兒獲得通縣的行商權。如果說要把他揪下來,就會惡了閹黨,心中是痛快了,卻於大局不利。”
“玄德,如今涿郡和漁陽兩郡的形勢來之不易,你得為兩郡幾十萬民眾考慮。”蔡邕想了想說:“雖然很不想承認,十常侍的破壞力是巨大的。不過呢,不論你如何做,我都支援你!”
蔡邕說完,所有大佬們都表示劉備放手去做,全都力挺!這讓劉備很感動,什麼叫志同道合,在坐的都是好同志。
劉備在再三感謝之餘,又問郭嘉:“奉孝,依你之見呢?”
“依我之見?”郭嘉滑頭地說:“侯爺心中已有定數,又何必問我?如不出我所料,張大人已經在來涿郡的路上。不外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罷了!”
“哈哈!”劉備開心地笑道:“奉孝呀,你倒快點把身體調理好,就算沒有戰事,去幹個縣吏什麼也行呀!我可忙昏了。”
“你忙?”郭嘉翻著兩隻白眼說:“田夫子和班頭才能說這句話!”
“奉孝!”一直只帶耳朵和眼睛的荀彧終於用到了嘴巴:“侯爺是勞心!而且還有顆七巧玲瓏心!”
“是,是,侯爺還是天命所歸之人!”郭嘉舉起雙手說:“二將軍,製造異象的傢伙是什麼來路?”
“哦!”關羽被郭嘉的神轉移弄得半天也反應不過。應該說儀式過後,所有武將都處於興奮失常狀態,心不在焉什麼太正常了。
反正這次臨時會議也開得差不多了。一群人就開始打屁聊天起來。關羽愣了一下才說:“是兩個仙人,應該很早就在這附近。不過這次動作有點大。”
“二將軍說得沒錯,酒窖裡經常丟酒就是他們所為。只是他們沒有什麼惡意,所以也沒管他們。”黃忠點了點頭說:“仙人還是人,只不過是遠離俗世凡塵的另類修練者。”
“他們該不是因為逍遙醇釀而留於此地吧?”典韋也搔了搔頭說:“上次失火,就酒窖,藏書樓,四合院三處連煙也避而飄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非也!這兩個仙人是因為玄德這個人才滯留此地。”鄭玄也忍不住加入了聊天行列說:“仙人講究因果,應該是玄德牽扯著什麼大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