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殿落成,以及英靈入殿儀式,在天生異象中進行。不說以後會如何?最少目前凝聚人心的作用是剛剛的。涿郡軍民萬眾一心可不是說笑的。
當劉備在英靈殿中上了一柱清香,這次儀式算完美而和諧地順利完成。除了幾名士卒留值英靈殿,所有人該幹嘛就幹嘛去。劉備及其集團的大佬們則返回了樓桑村的四合院,算是召開一次臨時會議。
因為這次臨時會議劉備也算早有安排,所以當劉備一行人回到四合院時,劉英帶人早排好了桌椅,甚至桌子上還有數盤精美的點心。
這次劉備集團中除了戍邊的趙雲,張飛,顏良,文丑四個沒到外。諸如田豐,荀彧,國淵,徐晃,龔龍,關羽,黃忠,蔡邕,盧植,鄭玄,郭嘉,劉德然,孫乾,簡雍,以及鄭玄其他的一眾弟子都在。
鄭玄的弟子中最先在劉備治下出仕的是孫乾,隨後就是國淵。最後又有幾個弟子出仕為吏,其他都在北方學校任教,也算變相的出仕吧,不都是在為劉備做事麼!
最值得一說的是郭嘉和陳曦哥倆。郭嘉郭奉孝以十五歲的小小年紀,在平定漁陽叛亂中狠狠地驚豔了大家一把。回來之後,又被劉備按在了樓桑對過三點一線的生活。
四合院,藏書樓,北方學校三個地方,是郭嘉的活動範圍。在四合院是休息和陪陳曦,也可以練練五禽戲或喝華佗配製的不知名湯藥。誰讓郭嘉這貨的身體老是達不到華佗認為健康的標準,活該如此!
郭嘉在藏書樓自然是學習再學習。那怕郭嘉已經表現得驚才豔豔,不過劉備身邊就沒庸才。就是劉備本身的才學也讓郭嘉靜下心來學習。
倒是在北方學校,郭嘉既可以聽蔡邕,鄭玄,盧植幾個大儒講學,也可以上臺為孩子們講課。嗯,郭嘉在北方學校有著學生和老師的雙重身份。
話說這北方學校,不光有數千名孩子。每當上課,窗外還有不少大人在旁聽,在學習。實在是這年代能學習知識的途徑太少太少。甚至許多人都不敢奢求讀書這事兒。
以致每個上課的夫子都會大聲講學,為了讓窗外的人也聽得到呀!最後免不了勞煩華佗配製點利咽清嗓的藥。好在華佗醫術精湛,這都不是問題。
華佗認為的問題是陳曦,陳曦的甲肝還沒徹底痊癒啊!陳曦現在可以起床自由活動,什麼看書寫字,什麼吃喝拉撒睡都沒問題。陳曦和陳伯,陳蘭都十分滿意,可是華佗不滿意呀!
劉備反覆多次說陳曦這甲肝得慢慢養急不來,一年不行,三年總是會痊癒。華佗卻執著認為一定有辦法更快更有效。劉備沒轍,也只好由華佗去鑽牛角尖,說不定真讓他鑽研出什麼特方也可能。所謂的發明或奇蹟,不就是因為有這些執著的人麼!
反正華佗在鑽研的同時,一點也不耽誤治病救人和授徒傳藝。別的不說,最少劉備軍每支兵馬中都有一隊隨軍軍醫,劉備還真沒什麼可說的。
再說黃忠的兒子黃敘,黃敘的身體越來越好,近年來不但沒有發作什麼,還能跟父親練習下拳腳。嗯,讓劉備早年準備聯合華佗和張機動心臟手術的計劃泡湯了。
黃敘身體是沒事了,可是這性格卻因為這病變得有點內向。黃忠老不滿意了,虎父無犬子,兒子成了一女孩子般這那行?黃忠準備把兒子黃敘帶進軍營鍛鍊摔打一下。
倒是黃忠的女兒黃彩蝶,卻像一個男孩子一樣。她還立志要成為一個女將軍,經常和趙雨兩個舞刀弄槍。黃忠這一對兒女也真是讓人醉了。
華佗和劉備聯手為黃敘檢查了一番,一致認為可以進軍營,有黃忠在一邊,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不過黃敘今生都難以突破進入內氣外放境界,黃忠父子都對此無所謂。
……
“嗯,難得大家聚首一堂。這次讓大家都回來,主因自然是英靈殿之事。再者而言,有許多事務我們也該捋順一下才好。”劉備在所有人落座之後,開口道:“先說英靈殿以及將士們的待遇等之事吧!”
英靈殿及軍隊之事事關劉備集團所有人的興衰榮辱,是大事是長久之計。不僅僅是說把烈士供奉起來,還有對烈士身後事的後續處理。諸如撫卹金的發放,家屬的安置等。
一人當兵,全家光榮,一個烈士,全家溫飽無憂。這是劉備對待麾下將士的原則。只要你在我劉備的隊伍中,將享受當今大漢最好的福利和待遇。萬一不小心壯烈了,你的一家老小將衣食無憂。
當然,前題是聽劉備的指揮,忠於劉備。沒辦法,在漢朝這個年代,個人崇拜主義必須要,還是無可替代的。所謂的千秋偉業,或者說崇高的理想,只適合劉備集團的這群高層。
一個社會制度的完成和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有慢慢來,甚至要以百年計,一代或幾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就算經過時間檢驗的,所謂好的或先進的制度,也就必慢慢滲透才可能適用,不然會適得其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備對於這些都很清楚,前朝王莽就是前車之鑑。身居九五之尊,手握精兵百萬,還是被人給車翻了。還不是行之太快,快到治下之民還沒真心擁戴。或者說王莽是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就完成一個社會制度的替換和完善,這是不可能的。
劉備提出對治下當兵者的待遇和福利,以及對烈士身後事的處置。在大家一片附議聲中透過。雖然說劉備所制訂的待遇福利超標,但是大家都知道軍隊的重要性。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麼這些有關千萬將士們福祉的事項就以榜文的形張貼於英靈殿前。讓所有人都知道。”劉備滿意地說:“讓將士們流血又流淚的事,我們堅決不能讓其發生!”
“玄德說得好,處置也得當!一支軍隊的戰鬥力由許多因素決定。除了說訓練和裝備,以及必要的戰鬥。最重要的是要讓將士們知道為何而戰!”盧植難得開口地說。
“一支軍隊基礎素質重要,一支軍隊的靈魂更重要。有靈魂的軍隊才是真正的強軍和精銳,才會戰至一兵一卒也不言敗,也不會後退!因為他們知道為何而戰。”盧植認真地說:“有了信念的軍隊就會百折不撓,就會越戰越強,甚至打出奇蹟。這就是所謂的軍魂軍團。”
在場的所有將領聞言,都有所得所悟,也知道劉備之所如此做的原因。善待將士們,讓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也知道為何而戰。這是強軍必不可少的。
誰都知道強軍不易,強軍之路漫漫。而打造一支真正的強軍是必須的,更是劉備集團所有人的努力目標之一。沒有強大的軍隊,所有的美好願望都無法實現。
“謝謝的老師金玉良言!”劉備滿是感激地道了聲謝,才接著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再議議北方學校相關的事。學生多,老師少,場地不足,教材不夠等等,都需要逐一解決。”
在劉備治下,聲勢最大,影響最廣的莫過於北方學校。開啟民智,打斷千年來知識被壟斷的格局。不知道多少人,又多少勢力在盯著。
一直沒有出現人為的破壞和立場鮮明的反對,是所有人都在觀望,在評估,在等待。誰都期望有個人站出來首先發難,也在預計北方學校能做到那步。
當然,讓所有人引而不發的原因還有幾點,也是最重要的幾點。其一是蔡邕,鄭玄,盧植三個大儒的影響力。一般人還真不敢他們三個面前呲牙咧嘴。
其二是劉備本身的實力,說絕對掌控涿郡可不是開玩笑,在涿郡就不存在敢明目張膽反對劉備的個人和勢力。還有劉備的幾萬護衛隊可不是吃素的。
護衛隊不斷在戰場上證明戰鬥力事小,英靈殿落成後,也就是說今天之後,幾萬護衛隊就絕對忠誠,甚至不會問劉備對錯,只要劉備劍鋒所指,就是他們衝鋒的方向。
沒人發聲,並不等於涿郡之外的人就支援。劉備和劉備集團的人都知道。只因北方學校是在涿郡範圍內,還僅限於涿郡人。不然早大發了。已經有不少人告到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