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今日有貴客,交待下去早點準備膳食。別忘給客人餵馬哦!”蔡邕吩咐著奉茶的老者。
“是,老爺!”福伯點頭就欲退去。
劉備想了想,硬起心腸對蔡邕道“先生,弟子那典韋兄弟飯量有點驚人。”
“哈哈!看得出,看得出。”蔡邕捏了捏三條小鬍鬚笑,又對福伯揮揮手。福伯心領神會地退下了。
“玄德果然是性情中人,宇可失禮也不讓兄弟吃虧,吾很欣賞。”蔡邕一點也不見外地開起了玩笑。
“先生,民以食為天。咱們無論做什麼或想做什麼,都必須在吃飽的基礎上。不然一切都是不現實的!”劉備知道蔡邕是個不拘小節之人,說起來也就少了許多顧忌。
“玄德其言甚善,可惜朝中諸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在貪圖享樂之餘,從不會去考慮治下子民的溫飽。無論施政還是什麼舉措都是一拍腦袋就決定了!”蔡邕深以為然地說。
“先生,弟子一路行來看到大漢子民的生活,也瞭解了一些下層官吏及富貴人家的所作所為。有點觸目驚心,或者說不堪入目。”劉備眉頭緊鎖地說。
“說說汝之看法!”蔡邕點點頭,讓劉備繼續說。
“有句說餓死種田的,冷死織布的。大概是說當今天下的實情。廣大農民勞作一年,不夠交官府稅賦,不夠交貴族門閥的租金,不夠自身吃飽。”劉備說到這停頓了一下,只見蔡邕陷入了沉思。
半響之後,蔡邕伸手道:“玄德你接著說!吾在聽。”
“先生,近年乾旱水災不斷,以致有人逃荒,有人餓死。人們生活越來越苦,長此以往,天下怕會大亂!”劉備也沒轉彎抹角。
“下面的官吏一點做不作為嗎?朝庭聽到的都是喜訊捷報,那裡大豐收,那裡又平叛大捷。”蔡邕有點坐不住了,似乎立馬就要面聖。
在歷史上董卓倒臺,其時是千夫所指,唯獨蔡邕為董卓說情,最後還死於獄中。可見蔡邕是一個恩怨分明且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的人。
“先生莫急,且聽弟子說完。”劉備是真怕蔡邕不管不顧地一頭扎進去,一不小心連編書的這份工作都丟了。
“且說且說!”蔡邕到底也是個智者,只是有些時候被人坑了。他心中也知道有些事不可為。
“先生,就說說下面的官吏,他們從何而來?舉秀才,舉孝廉是吧?誰舉的?”劉備連連問道:“說是賢能而不讀書,說講孝悌而不孝敬父母。這些人比比皆是,這就是下面的官吏!”
“玄德的意思是世家在瞞上欺下?”蔡邕表示很不理解地問。蔡邕本身就是極孝之人,曾為母親病重,七十天衣不解帶不眠不休。蔡邕又是世家中的一員。所以蔡邕覺得不可思議。
“先生以為這些朝庭重臣們不知道嗎?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個人利益,家族利益至上。其他的他們都可以視而不見。”劉備直指人心地說。
“難道吾該眼睜睜地著大漢的天下日漸糜爛而無動於衷麼?”蔡邕心有不甘地問道,似乎在問劉備,又似乎自問。
“先生,弟子只知道與先生想法一樣的人很多,也付出了行動,而結果呢?先生不比弟子更明白!”劉備知道歷史上蔡邕和盧植都為這大漢江山努力過,奉獻過。而結果沒毛用,還惡了許多人。
“唉!”一聲長長的嘆息,蔡邕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轉而問道:“不知玄德身邊可有之前獻給皇帝的象棋?”
“啥?難道象棋沒有從宮內傳出來麼?”劉備倒被驚倒了,不是說靈帝有生意頭腦麼?這丫的不會讓人仿製賺幾個錢麼?
“沒有,聖上視若珍寶,只有十常侍等幾個近臣才有幸見識。吾只聽聞過,還沒見過!”蔡邕苦笑道。
這個時代的通訊也太讓人抓瞎了。往往一個大事件要很久才能聽聞,若有人成心封鎖,一年半載沒人知道也正常。
就拿劉備遊歷天下這個事來講,如果沒有青驄馬,劉備一年中會有九個月在趕路。尤其在戰爭之中,通訊不暢,命令不通,一場勝負之間得多死多少人。
“先生,弟子身邊沒有,不過這個製作很快,只需幾個時辰就行。”劉備從涿縣出來,把自己名下的三副象棋留給了小胖子劉德然。
“這,這,是否可以麻煩玄德飯後就製作一副?”蔡邕有如一個要糖吃的孩子,急得像熱窩上的螞蟻!
“好的,小事也!”劉備似乎發現了新大陸。難道說大文學家都有孩子的真性情一面?
“先生家裡可有木料?”劉備強忍著笑意,準備立馬開工製作象棋。
“無有!”蔡邕不好意思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