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的三國有些亂 > 第31章 身入寶山

第31章 身入寶山 (第1/2頁)

推薦閱讀:

這個臉色有點蒼白的少年叫戲忠,字志才。今年十三歲,與荀彧是一年的。也是潁州書院成績突出的學生之一。

戲忠家境貧寒,從小體弱多病。若非好友荀彧多有資助,別說進潁川書院求學,不餓死就不錯。

戲忠被司馬徽點名後,也站起來說:“是,夫子。那弟子講講劉備出涿縣告別親友的這道《離別》。”

“其詩寫的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大丈夫志在四方。詩為心聲,從中可見劉備的豪情和壯志。那吾也說說志向。”戲忠也聲情並茂地把自己安邦定國的理想抱負很委婉地表達了出來。

“不錯,不錯!少年人必須有理想和目標,併為之努力奮鬥。劉備今年多大?才十一歲!可是他卻是你們的榜樣!”司馬徽對兩個得意弟子的表現非常滿意,卻不忘刺激下。

“夫子,弟子比劉備還小,是不是可以超越他?”這時一個六七的小孩子站起來,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

“當然!有志不在年高,達者為師。”司馬徽微笑著說:“郭嘉,夫子非常看好你!”

郭嘉很高興地坐下,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做個名滿天下的人!

“夫子,還有弟子!弟子也要做個讓天下人都知道的名人!”在郭嘉剛坐下,又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站了起來,發表了讓人震驚的宣言。

“好,好!果然不虧是陳家麒麟兒!陳曦,夫子一樣期待你以後的表現。”司馬徽欣慰地開懷大笑。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些熊孩子的發言,貯立在樹林外的田豐聽了個真真切切。在震撼中有種身入寶山的感覺。

“人才,什麼是人才?這一些都是人才,都是未來的大才呀!”田豐心中高呼。也為自己的決定慶幸。

田豐準備無論大小,多少也要為劉備抓幾個回去。如果劉備在這裡,肯定會說:“一鍋端了!”

以荀彧為班長的這一群人,從中隨便抓一個出來也是百里之才。治理一州一郡的大把。更別說有荀彧,郭嘉,戲忠,陳曦等國士級大才。

“今天的品詩會到此結束,夫子希望你們好好學習,以後都成為吾大漢的有用之才。現在你們該回坐位上去讀書了。”品詩會在荀爽的口號聲中散場。熊孩子們也都井然有序地回書院去了。

“夫子,剛才有冀州鉅鹿田豐田元皓先生來訪。”荀彧待學弟們都離開後,才對兩位老師講。

“你這孩子,之前為什麼不講,元皓乃大才,又是正直之人,豈能怠慢!快帶咱們去迎接下。”荀爽瞪了自家侄兒一眼,不無責怪地說。

“慈明公勿怪文若,是田豐冒昧了!”田豐一聽,連忙走進樹林,拱手作揖道:“後學田豐見過水鏡先生和慈明公!”

“元皓勿須多禮!元皓之事吾也有聽聞,深為君不值也。無奈小人矇蔽聖聽,以致國失棟樑呀!”司馬徽回禮道。

“你去帶那群皮孩子學習去!”荀爽安排侄兒去代教,荀彧對田豐三人施了一禮,從容而去。

“慈明公家的王佐之才果然名符其實也!容表軒昂,氣度不凡,才情蓋世,溫文有禮,進退有據,世之少見!”田豐對荀彧垂涎欲滴,不由衷心讚道。甚至自己不久前辭官的悲憤之情也淡了許多。

“元皓謬讚矣!小子是有些才氣,不過心中某些執念過重。”荀爽嘆喟地說。

“都別站在這兒說了,咱們還是去邊飲茶邊敘吧!”司馬徽眼看兩個傢伙沒完沒了,不由打岔地說。三人相視而笑,相偕而入書院。

“久聞潁川學院之盛名及兩位先生之賢名。今日一見,才知傳言不及萬一呀!”田豐坐定後,開口道:“尤其兩位先生的教學方式及眾學子的聰敏,讓田豐眼界大開。”

“元皓先生見笑了,吾倆個不過是避世之人,這群孩子倒靈氣十足,不過皮得很!”荀爽淡淡一笑地說。

“元皓先生,不知此次過潁川有何貴幹?不知可有效勞之處?”閒話幾句後,司馬徽進入了正題。

“說來慚愧,田豐是報國無門,盡忠無路,今也是一個避世的廢人。不知兩位先生可否收留?”田豐起身,深深一禮。

“元皓先生不必如此,如若不嫌此處簡陋寒酸,咱們歡迎還來不及呀!”司馬徽與荀爽對視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點點頭。司馬徽很是真誠地發出了邀請。

“元皓先生,早聞君滿腹經倫,對諸子百家皆有不凡造詣。真怕小小書院屈才呀!”荀爽也表示沒問題。

荀爽本就感到老師太少,很是力不從心,這下田豐不請自來正中下懷。三隻狐狸一拍即合,也算各取所需皆太歡喜。

這世道學子求學不易,夫子更難尋。這潁川書院的成立就有很大的偶然性。除了潁川有幾個大世家一起蹲在這裡外,也因當前政局黑暗,以致有識之士避禍於此。才促成書院的成立。

最新小說: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