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潁川書院,就不得不提潁川荀氏。荀氏是中原世族中最有影響力的家族,絕對是名門旺族。
最不讓人活的是荀氏人才扎堆。不說三國時期,就現在也不得了,有名傳天下的荀氏八龍,以龍命名,可見其才。
荀氏八龍是指荀淑的八個兒子。有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汪、荀爽、荀肅等。
荀淑者,世人稱品行高潔,學識淵博,或稱神君,智人。荀淑於公元149年逝,享年六十六歲。
荀淑八子皆有才名,其中第六子荀爽最為知名。荀爽,字慈明,八龍之中若論才學,則數第一。當時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贊。荀爽自幼聰敏好學,潛心經籍,刻苦勤奮。
在漢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太常趙典舉荀爽至孝,拜郎中,對策上奏見解後,棄官離去。為了躲避黨錮之禍,他回到潁川郡,以著述為事,兼潁川書院主事人,即潁川書院院長。
潁川郡多是山地,所以潁川書院是倚山而建的,書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潁川荀氏的一座別莊,書院成立後就被捐出來做學堂之用。
田豐此刻來到了赫赫有名的潁川書院門前。潁川書院沒有高大的圍牆,也沒有燙金的匾額,更沒有黃銅的獸面門環。
田豐只見一堵低矮的圍牆刷得雪白,一扉顯然年深日久的木門開啟著,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漆紅字木匾,上面書著大大的四個字:潁川書院!
田豐看其落款,乃水鏡先生。字型遒勁有力,紅與黑相映,紅如鮮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沉穩而凝重。
水鏡先生是誰?水鏡先生司馬徽,字德操,潁川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
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受到世人的敬重。這又是一個漢末的牛人,也是潁川書院副院長。
關於水鏡先生司馬徽,甚至後世有人認為他是《三國演義》中的最大b0ss!因為三國歸晉正是歸到了水境先生司馬徽的司馬家。
田豐進入大門,走過青石板路,正對著是一間大屋,屋宇方正,青磚砌就,上有雕花瓦當。
大屋中央是一個大大的香案,香案後懸著孔夫子的畫像,黃銅香爐中插著幾枝香,嫋嫋香菸緩緩上升,緩緩散開。
田豐穿過旁門,就是眾學子讀書的地方,矮几上滿滿都是竹簡,書卷。有坐墊分散四周,更有造型精美的古琴擺放一邊。若有高士輕輕撥弄一下琴絃,會有音色圓潤清脆的琴聲。
讓田豐奇怪的是,從他進山門到現在,竟然不見一人。可看上去應該剛剛就有許多人活動過。而現在正是上午好讀書的時間,對此田豐百思不得其解。
“汝乃何人?”一個聲音把走神的田豐驚醒了。田豐回頭一看,是一個神豐俊朗的青衫少年。
“在下冀州鉅鹿田豐,久聞潁川書院慈明公賢名,今特來拜會。不知小哥可否引見?”田豐拱手作揖施禮道。
“原來是元皓先生,小子荀彧荀文若有禮了。請隨小子去見叔父大人!”青衫少年彬彬有禮道。
所有豪門世家的訊息都是靈通的。因利益相關而有著結盟的家族訊息是共享的。所以荀彧聽過田豐之名一點也不奇怪。
“哦,是慈明公之侄,果然一表人才氣宇不凡!人言不虛也!”田豐看到荀彧,就知此子非凡。田豐本就有識人之明,知勢之能。
荀彧少時便有才名,尤其在南陽名士何顒看到荀彧說“這是王佐之才呀!”。更讓荀彧聲名遠揚。
在漢代來講,一個人的名聲傳播都是口口相傳,尤其是名士之口效果更佳。這也是歷史上曹老大為什麼用劍逼著汝南許劭許子將點評。
汝南許劭兄弟所主持的月旦評,在漢末算最有名的對人物評品的標杆和權威。主要是許劭本是天下有數的名士,又有識人之明。所以基本上經過月旦評點評過的人都會揚名天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對曹老大的點評:“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這足以說明許劭識人的能力是多麼的犀利。
“些許虛名,讓元皓先生見笑了。先生喚我文若即可,請!”荀彧如春風拂面般微笑,引著田豐向書院後頭走去。荀彧是返書院拿點東西,不然田豐還會看人不到。
“文若,不知學子為何都不在書院?”田豐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疑問。
“元皓先生有所不知,叔父一時心血來潮,與德操先生一起召集學子們開品詩會。”荀彧解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