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公子,豐省得。”田豐是個書生沒錯,卻也是屬於提筆可寫文,上馬可舞劍的這一類。一般威脅倒也不懼。
“既然先生有準備,吾不再多言,先生自行便是。”劉備手頭沒有多少資源,不可能給田豐什麼保護之類。只好多交待幾句了。
田豐已經將家事處理得差不多,正如田豐所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一堆書簡啊。
之後劉備和田豐約好,田豐若事了,就在涿縣與劉備匯合。當他們談完正事閒話之時,田府外有人求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張角把張問這個倒黴鬼打發之後,就著手安排了兩件事。其一是讓一名得力弟子送百金至田豐處。
其二是命數名親傳弟子快速趕往幽州涿縣,購買劉備所言象棋的師門奇物。
“不講價錢,有多少買多少。嗯,客氣點,千萬別得罪賣家。”張角大概是這麼交待的。
至於張問這悲催的,回到家把值錢的東西打包賤賣,把賣來所得及家裡的錢一古腦兒獻給了師父張角。
張家本是鉅鹿豪門,張問家也富足得很。這下拼命找錢,倒也好幾百金。張角見狀,倒也沒再追究,只讓張向自個去求田豐原諒。
從中可見,張角短視,難以成大事。處理事情不乾不淨,只顧眼前利益。正因為這件事情,張角以後差點死在張問這小人之手。
張問本就是罔顧廉恥之輩,在求得師父張角的寬恕後,真的光著上身,背了幾根柴跑到了田豐家。這對於張問來講都不是問題。節氣?那是什麼!
田豐一見,如趕蒼蠅一樣把張問攆走了。這一度成為了鉅鹿郡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在這個娛樂貧乏的年代,人們的精神世界有點兒空洞。
田豐剛趕走張問,張角的弟子又送來了百金。在劉備解釋下,田豐笑納了。百金啊,在這個不平的世道里,足可養活很多人。
這些都只不過是插曲。劉備三人很快就離開鉅鹿各行其事。劉備和典韋踏上沒目標的遊歷天下之路。田豐獨自向潁川而去。
在當今天下,有四處是最有名的培養人才的地方。第一自然是漢室朝廷的大學府。其次是潁川學院和遼東大儒鄭玄的開壇講學,還有荊襄的鹿門書院。
其實來講,漢未並沒有正規的學院。只有官學和私學,官學不說,私學就是以個人名義招收弟子。潁川學院和遼東鄭玄的開壇講學及鹿門書院都屬於私學,是民間的教育機構。
在歷史中,潁川書院和鹿門書院都牛人輩出。潁川書院有鬼才郭嘉,王佐之才荀彧,及戲志才等。
鹿門書院有臥龍諸葛亮,雛鳳龐統,及徐庶等。有意思的是潁川書院的大才歸曹操,鹿門書院的大才歸劉備。這當然是由曹劉統治的地區有關。
在後世有人爭論,說潁川書院更牛,這是以成敗論英雄。從三國鼎立的態勢來講,應該說不相伯仲。嗯,這是典型的吃飽了沒事幹的人閒成這樣。
人才從來沒有可比性,沒有人是全才,這方面突出,另外的方面就會平平。如果以長攻短,或以短言長,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潁川書院是荀,陳家,司馬家等為主,鹿門書院是龐家,黃家,蔡家等為主。也就是說這兩個書院都是世家培養人才的地方。寒門或平民在其中的學子極少,有幾個也是天資上佳開後門進入的。
拜師學習,除了交一定費用,還得有關係。甚至有時看老師的心情。老師看不上眼的,不好意思,別壞了老師的名聲,不收。在這個時代來講,老師地位崇高。何況知識自古以來就是神聖而無價的。
田豐辭別劉備後,帶著幾本書和一些盤纏就向潁川郡而來。田豐經過近月餘的爬山涉水,終於徒步進入了潁川郡地界。
潁川郡是個美麗的地方,青山綠水,土地肥沃。和其他太多數地方對比,這裡已是繁華熱鬧不少。
給田豐印象最深的是此處民風淳樸。看往來之人,雖是街井小民,卻也是謙恭有禮,一派斯文。
“不愧是名聲在外的潁川書院所在地。果然名不虛傳!”田豐有點感嘆地自言自語。心中更是對潁川書院多了一絲好奇和期許。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