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成臨嚇得不知如何回答。
皇帝自己給瞭解釋:“沙壤地,果然種東西還是要找到適合的土壤。以後沙壤地也要成為寶地了。”
“不對,她是怎麼知道沙壤地能種這些金貴東西的?”皇帝又開始質疑了。
然後他又自我解釋:“嘗試,她就喜歡嘗試,記錄,反思,試錯了再重試。”
中書令把種植筆記都上交了。皇帝知道去年的西瓜收成並不好,葡萄這幾年也費了大量工夫。
於成臨縮成了鵪鶉,任皇帝在那兒自我推翻,心情在擔憂,放鬆,再擔憂,再放鬆中反覆顛簸。
西瓜和葡萄在京城持續熱銷,種植書籍也賣得很好。那些販賣西瓜的都很默契地選擇了東邊富庶的州縣,把京城的生意留給了鄉君府。近一點有近一點的好處,運輸成本低,錢到手快啊。
孩子們看著馮家送過來的黃金和銅板,齊刷刷感嘆一句:“不愧是京城!”有錢人真多,真捨得買,越是貴越是要買。
陳帆摘了批葡萄,帶著孩子們釀葡萄酒。
昌平鄉進入了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開始收割油菜,踩菜子。
章辭看著收上來的菜籽,笑了:“果然產量高,品相好,就看出油率高不高了。”
陳雅笑著說:“那可是一家一家糧油店選上來的種子呢。”
章辭想過很多不能用新品種的理由,最終還是沒抵得住良種的誘惑,也接受了陳帆的洗腦:“蒼天庇佑為何只能用一兩次?就是要每次都用,每年都用,就是要讓人相信,昌平鄉有上天保佑,有皇恩保佑,年年風調雨順,年年產量高。”
兩人的戲也做得很足,派很多人到各店挑種子。給了雙倍的價錢,把菜籽放在碗裡轉一轉簸一簸,挑出上面顆粒大品相好的。一碗一碗地挑,挑出了昌平鄉每家一畝的量。
然後,鄉君府把種子免費發給各家,約定收穫之後上交雙倍數量的種子。
發下去的自然是現代的優良品種。
百姓們看著那三百多斤粒大飽滿的菜籽,笑得嘴都咧到耳根了。
他們迫不及待地湧向油坊。有的賣掉了一些菜籽,有些付了加工費,等著把菜籽變成油帶回家。
柳家、宋家和羅家都在昌平鄉開了油坊,忙著收菜籽,榨油。
陳帆和章辭都在柳家的油坊,他們想看看出油率和油的品質。
油坊裡散發著濃郁的香味,鄉民們一個勁地吸鼻子。
“真香啊,我從來沒聞過這麼香的菜籽油。”
第一批油出來了,一百斤菜籽榨出了三十斤油。
章辭懵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柳大老爺激動地告訴他:“是三十斤,三十斤!前所未有的出油率啊。”
“你再看看這油,多亮啊。”柳大老爺激動得手都在抖。
章辭笑得像個孩子:“真好,真好。”
百姓們更激動,在那兒蹦著叫著。
這三十斤油是十戶人家的,夥計們把油分裝在十個罈子裡,他們像捧寶貝似的捧在手中。
麥子熟了,大家開始搶收麥子。天氣很給力,天天都是大太陽。
鄉民們看著面前堆成山的麥子,呆住了。
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