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看了眼中書令,站出來反對:“各縣都有縣衙,昌平鄉升為昌平縣也需要設縣衙,設了縣衙,縣令和縣君誰作主?”
全場寂靜。
皇帝掃了眼眾臣,說:“昌平鄉保持原狀,錢也不用賞,那些鴨子和方案都還沒發揮作用。”
太傅頂嘴:“發揮作用就是災難降臨了,最好永遠不要起作用。鴨子養了就吃,百姓桌上也多一道菜。”
皇帝咬了咬牙。尚書令說:“去年就有幾個州縣遭受蝗災,方案還是要先送往各州縣,通知到每個里正。”
事情就這麼定了,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由差役送往各州。
墨箋帶著人返航,有鄉民壯著膽子嘀咕:“我們還沒上岸轉轉呢,這京城的繁華我還沒見識幾眼。”
墨箋掃了他們一眼:“上了岸就不一定能上船了,京城殺人的不比逃荒路上的少。”
很多人被嚇住了,有幾人不以為然:“有大人在啊。”
墨箋似笑非笑:“我保護你們?”
那幾人嚇得不吭聲了。
“想在京城轉轉的可以自己坐船坐車過來,想轉多久轉多久。現在我們是要趕時間的。”
王家的悅牘書齋又火了。書齋內原先掛著的畫全都撤下,換上了花窗漏窗的圖,從一樓到三樓,全都是。
京城住豪宅的人多,花窗、漏窗的款式卻不多,有些大宅就是把窗子做得很複雜,來彰顯身份和地位。這些新穎的式樣和美好的景緻瞬間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他們賞畫的水平也高,看著畫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正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海棠,雨中的芭蕉,假山上的枯藤。
很多人就想擁有這樣的園子,夥計們趁勢介紹店裡的畫冊:“這些畫冊上有一百多種花窗和漏窗,每本冊子二十種,有精裝的,也有簡裝的。”
精裝的就是有窗有景的,簡裝的就是隻畫窗不畫景。
有錢有身份的自然是選精裝的。開啟後才發現,每一本冊子都是圍繞一處地方進行設計,比如一個水池邊,不同角度的景緻都有,看著畫冊就覺得是在池邊遊玩一番。
買一本看不過癮,得再買一本,有的乾脆買了全套,想湊一整個園子。
太子看著桌上的一堆畫冊,問太傅:“老師覺得這些是誰畫的?”
太傅搖頭:“老臣不知。”
“以前京城沒這麼熱鬧,現在一撥又一撥的熱潮不斷翻湧,倒是有意思。”
太傅微笑道:“國富民強,文化繁榮,自然就熱鬧了。”
太子張了張嘴,卻發現無從反駁。
他翻開一本,又翻開一本,沉默半晌。
“本宮想見見這些畫師。”
太傅不認同:“畫好看就行,畫師長啥樣無所謂。”
太子盯著他看了一會兒,說:“等盛州事情辦妥了,本宮想去昌平鄉看看。”
太傅一下子坐正了:“昌平鄉路途遙遠。”
“不遠,幾天而已。”
他又開啟一個大盒子,看到裡面分成幾格,每格都是一堆木片,還有一些花草樹木。
“這海棠花甚是逼真。”太子很喜歡。他一樣一樣地拿出來,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