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批早稻收上來,鄉民們就有充足的糧食和稻草了。”楊宏開始考慮百姓了。
章辭早就定製了幾臺離線,優先給老弱孤寡家庭使用,更多的百姓還是用打場的方式。
忙了幾天,早稻進庫,稱到了六百五十斤的畝產量,鄉民們都歡呼雀躍。他們終於可以吃飽飯了。
想想再過幾個月,他們又可以收一批稻穀,還有幾千斤紅薯,笑聲就更大了。
雙搶是繁忙的,緊接著就是翻地蓄水,拔秧插秧,鄉民們都曬得黑了幾度。
第一批秈稻已經脫粒,孩子們都在看秈米。
“這就是秈米??”楊雲問。
“是的。”周婆婆解釋,“我們平時吃的是粳米。”
“還有一種叫糯米。”陳月補充。
“這種米好像特別細長。”陳忠柱先看形狀。
“好像有點白。”陳忠梁看顏色。
待到米飯煮好,大家一嘗,都說秈米飯比較鬆散,口感比較粗糙。
“比糙米飯總歸好吃一點。”陳忠檁接受度很高。
“這是自然,饑荒的時候樹皮草根都吃呢。”陳忠柱說。
待到農忙結束,鄉民們在家歇息了兩三天,水庫的工作又開始了。
工程進展得很順利,到中秋前夕,水庫正式竣工。
鄉君府辦了個宴會,請各位官員來看水庫。
姚守正一來就激動地分享工程成就:“昇平縣今年做了大量水利工程,疏通了河道,挖了許多溝渠,可以解決很多地方的缺水灌溉問題。”
章辭滿面笑容:“姚縣令敢想肯幹,昇平縣還會有更大的變化。”
很多人看著這笑容,恍了恍神。
姚守正更激動了:“我們還要向昌平鄉多多學習,做到更好。”
大家一起前往水庫。遠遠地,就看到了高大的堤壩。
“這麼高?”有人驚呼。
“能登上去嗎?”有人蠢蠢欲動。
“可以從堤壩往上走,也可以從旁邊的階梯上走。”章辭說。
大家選了不同的方式,慢慢地往上爬。沒多久,就有人氣喘吁吁了。
登上大壩,一個大湖呈現在他們眼前!
“這,這是湖?”沉穩如崔刺史,說話也沒那麼流暢了。
“圍山築壩,就形成了一個湖。這是昌平湖。”崔雲朗自豪地說。他可是參與了建設呢。
大家沿堤著走了一會兒,到了一處坐船的地方。
“這還能坐船?”大家都來了興致。
“湖面比較大,走一圈有幾十裡,自是要有船隻馬匹。”章辭笑著說。
大家分別上了幾艘船,領略一番湖光山色。
“這水是從何而來?”有人提出了疑問。
“山頂有溪,還有河從遠處來。平時蓄水,需要的時候可以開閘放水。”章辭解釋。
他們駛到一處,閘門開放,水正洶湧而出,順著河道流向山外。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