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收到了訊息。馮夫人看著信件又是哭又是笑。
“母親如今大可安心了,怎麼還是哭得這般厲害?”大兒媳林浮玉撫著她的背,輕聲說道。
馮夫人用帕子拭了拭眼淚:“我是又欣慰又心酸,我好好的兒子,要以那樣的方式才能做點事。”
“能有他施展的地方總還是好的,昌平鄉雖小,畢竟是有地有自主權的。以小見大,他日有機會也能做到更好。”
“這些你爹都跟我講過,可我心裡就是過不去這道坎。早知道不中那勞什子的探花。”
林浮玉笑道:“母親又說渾話,么弟即使考最後一名上榜,他的風采也是藏不住的。”
馮夫人停止了哭泣:“許是我年紀大了,心胸越發小了,幾個月了還在唸叨,年經時斷不會這般難抒解。這陣子倒是忽略你們了。”
“哪有,母親這陣子生怕看顧我們少了,一直格外上心呢。我們可比往日受寵多了。”
“這是抱怨上我了?”
“真不是,”林浮玉仍然撫著她的背,“不在身邊的總是會多記掛些的。京城的百姓至今還為探花嘆息呢。”
“我倒不是擔心他的安危,死人永遠比活人更讓人記住。你們拘在京城的,都是些繁瑣差事,受的夾縫氣也多。我還是那句話,我就是想到那點就心裡不順暢。”
“母親若是心疼我們啊,可得多為我們張羅張羅。”
馮夫人拍了拍她的肩:“母親心裡有數。”
齊筠跑了趟柳家,見到了老太太,帶去一些茶葉乾貨。
“這可如何使得,御賜之物哪能隨便轉贈他人?”老太太心裡清楚。
齊筠笑道:“這也不是轉贈。姑娘和公子本就想請宴請各位,只是一直忙顧不上。怕放久了不新鮮,拿過來請你們辛苦一點自己烹製。”
老太太不由得笑了。
“今天來是有件事請示老太太。如今鄉君府上事務繁忙,留在那裡幫忙的人是否可以繼續留在府上,把他們的身契轉過去?”
“當然可以,那可是他們的造化。鄉君府的下人,哪是農商之家的下人能比的。你們有要求儘管提,我們盡全力滿足。”
“謝謝老太太,老太太最疼我們姑娘了。只是這邊又要費心調教新人了。”
“有人出有人進是好事情啊,多少人巴望著有位子空出來,他們好升管事升管家升副掌櫃掌櫃呢。有新人進來他們也要打起精神,可不能被新人給比下去了。”
齊筠笑了:“人就跟水一樣,活起來才好,柳家的生意也像這水一樣,源源而來,日益充盈。”
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京城來的就是嘴甜,借你吉言,柳家定會蒸蒸日上。”
“那李管事一直負責王家墩和這邊的往來事務,可否請李管事也一起過來?”
“行,他本就喜歡往那邊跑,姑娘還給了他半畝宅子呢。這下子名正言順了,他就更有勁了。”
李管事從街上趕了回來,在外院見到了齊筠,趕緊行禮。
“小人李勝,見過姑娘。”
“免禮。李勝,現任命你為昌平鄉君歸雲居和蘇園的外事管家,你可願意?”
李勝激動地行了一禮:“榮幸之至!小人定當忠心耿耿,為鄉君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