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辭看著陳帆:“我們的地磚成本是不是有點高?”
“要燒製啊,煤炭貴啊。這還是在沒計入工錢的情況下呢。”
“平時砌牆的磚沒這麼細膩堅實,成本沒這麼高。”燕筇說。
章辭點頭:“窯工說過,有些磚窯燒兩天,有些磚窯只燒一天,甚至小窯燒半天的都有。”
想想也是,賣給普通百姓的磚,有多少人捨得用煤炭去燒呢?都是砍點木柴,還想省點木柴,材料處理也各不相同。章辭試驗的是三合土配方,硬度更高。
“你去找方里正,讓他們明天送一千塊青石板過來。文的武的都跟他們說清楚。錢可以酌情多賞一點給里正。”章辭吩咐,齊筠應下出去了。
他笑著看向陳帆:“青石板和地磚,你準備如何分配呢?”
“這可是個費腦子的事情呢。”那麼大的面積,需要的數量也是很龐大的。
陳帆想了想:“我們院子前面是鋪的青石板,要不這邊都鋪青石板?這樣風格比較一致。”
“好一點的縣城,街道上都是青石板,比如元豐縣。差一點的,像昇平縣廣運縣,還有很多黃土路,或許還沒炒過。”
陳帆笑了笑:“鄉君府所在地,應該像城裡一樣。”
很多景區和古鎮都有青石板路。古樸的灰青色磚面,周圍的青山,屋頂飄出的炊煙,是很多人喜歡的風格。
人多力量大。幾千人一天時間就把兩邊的河堤都鋪好了,石子路也鋪了一半,待這一半乾了,再鋪另外一半。
“怪不得要砍樹呢。要燒柴,還要搭在路上。”
“不用木板圍著,那些泥漿不就跑得到處都是?”
“還有木匠在大宅子那邊忙呢,砍的樹運到那宅子裡去了,不知道要做什麼。”
“還能做什麼?做些好看的桌子櫃子,人一當官不都是大興土木嗎?”
“那宅子已經夠好了,還要怎麼整呢?”
他們說的是河田村的那座大宅子,在村子的最西面,不和其他百姓挨一塊兒。
第二天,陳帆和章辭來看新燒的磚。窯工們燒了十六個小時,再加水冷卻。
“平時用的很多磚就是這樣的。”一個姓賀的窯工說道。
陳帆摔了一塊磚:“質地雖不如之前那批青磚,也是有一定硬度的。”
“鋪在地上足夠好了,平平整整,防水防滑的。我這輩子還沒見過哪個村子有青磚路呢。”賀窯工覺得這已經是上等村路了。
章辭點頭:“村上用的磚就這樣燒,那個窯還是燒三天。你們安排好上工和休息的時間。”
兩人騎馬來到了橋上村。
“這邊沒河也沒橋啊。”陳帆看了看四周,又是一個名不符實的村子。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