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其它地方會怎樣?野馬山那邊情況如何?”陳帆很擔心。這種連續幾天的暴雨,不用決堤,單是河水漫過河堤,洪水淹沒村子,百姓就夠艱難了。
“野馬山不會有事。北方前陣子就開始下雨了,那邊的房子還是夯土的比較多。”章辭的神色有點凝重。
賑災也很麻煩。河裡行船太危險,路上走馬車也可能走不通。
皇帝收到了急報:有幾縣已經大半被水淹沒,很多房屋已經倒塌。有些百姓提前轉移到了較高的地方,可是那些沒來得及轉移的,或許沒認真轉移的,就被水沖走了。
“那些百姓如何安置?”
戶部尚書說:“暫時都還在高地上,或者在山裡。現在天氣熱,沒有防寒問題,可現在糧食緊缺。”
京兆尹說:“北方本就少糧,現在被水一衝,就缺糧了。”
“從附近沒受災的各縣調些糧食過去,抓緊時間安排。”
幾位大臣領命離開,中書令被叫了進來。
“你傳信給昌平鄉君,讓她準備些糧食。”
中書令為難:“臣如何傳信?還是朝廷的加急快馬送信快些。”
皇帝看著他:“少裝,你跟兒子不傳書信?”
中書令不吭聲。
“怎麼說?”
中書令行了一禮:“臣傳信給兒子,就只是父子通訊,不一定能說服昌平鄉君出糧。”
“她一向大方,你只說洪災,她自然就會獻糧。”
“那也不是官方訊息啊,再說到處都是雨,鴿子也不一定能順利飛到。”
“你只管傳信,朕會讓驛臣往南方各地報信。”
中書令行了一禮,出去了。
皇帝哼了一聲。
中書令沒用信鴿,用了大雕。章辭當晚就收到了訊息。
“我們要準備糧食了。”章辭把信遞給陳帆。
“怎麼送出去?兩艘大船都還沒回來呢,家裡只有一條小船。”陳帆不知道船走到哪裡了。
“船總歸會回來的,我們先準備糧食吧。”
陳帆把信疊好:“把帳篷、藥材和口罩也準備一下吧,萬一又有人被送過來呢?在水淹的地方賑災,不如把人送到別處去來得方便。”這朝代的船運還是很發達的。
嚴將軍和程太醫被宣進了宮。
“你再從京中找幾個大夫,跟隨嚴將軍去受災縣。藥材和口罩多帶些過去。”
程太醫應下,和嚴將軍離開了。
太子搖頭苦笑:“當時太醫院看著那麼多藥材和口罩,都還嘲笑昌平鄉君。現在就要用上了,不知道他們會作何感想?”
皇帝瞅了太子一眼:“你忘了朕為何給你賜婚了?”
太子斂了斂神色:“鄉君習慣未雨綢繆,周詳安排,兒臣感念父皇良苦用心。”
皇帝點頭:“希望你們做事也能多一分預見。這次的賑災事務一定要妥善安排,儘量減少人員傷亡,提前預防疫病。”
太子應下,又問道:“有些災民是不是往別處安置更好一點?”
皇帝看著他,說:“我夏國面積也不算小,各處安置些災民總還是可以的吧?”
太子應了聲是。
南方各州收到了快馬送來的書信,包括昌平鄉。
陳帆問章辭:“我們負責鹹淳縣,水路陸路哪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