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辭帶著逢山去永淳縣傳達指令,陳帆他們下午到達徵和縣衙。
縣令柴靖西領著官吏們迎接。陳忠簷把他們的姓名、年齡和家人情況都抄在紙上。
陳帆說主要了解三個問題:一是各種農作物耕種面積和收成;二是該縣能否推行各項補助;三是有哪些專案是想做卻沒做好的。
柴靖西是新來的,前任縣令被貶到別處去任職。他說徵和縣窮,去年受災又嚴重,今年沒法實行補助,沿江地區經常發洪水。
“沒築好江堤?每年的勞役分別做了哪些事?”陳帆覺得奇怪。
柴靖西說:“每年都修築,可是經常被江水沖毀。”
陳帆告訴他:“我去過很多地方,或沿江,或沿湖,或沿海,堤岸邊往往就是道路,行人就在堤岸上看風景。”
柴靖西不以為然:“那些地方水勢都比較緩。”
陳帆問他耕種面積,他看向縣尉等人。縣尉把情況介紹了一下。
陳帆又問漁民生活如何,這回是縣丞比較瞭解。
第二天,等章辭他們過來了,大家就一起出發前往江邊。
江邊大片範圍地勢很平坦,都是農田。墨箋說:“那邊有條裕河,是從鳶湖流經元朔縣,徵和縣,在淳和縣注入長江。”
陳帆默默地聽著。河流通,航運並不通。
陳帆問柴靖西:“江水氾濫時到哪個位置?”
柴靖西用手指了一下,那片範圍內還有些農田。
陳忠簷看了一眼:“堤岸可以離江面遠一點啊,多留點灘塗,讓漁民和水鳥活動活動。”
柴靖西覺得奇怪:“你們不是一直鼓勵百姓開荒嗎?為何讓正在種植的土地荒著呢?”
陳忠簷說:“江邊少一些地,可以在別處多開墾一些地啊,把別處的地補給農民。”
柴靖西有點為難:“本縣山多,土層多含砂礫,很多丘陵地帶都是裸岩,土壤肥力差,換別處的地,百姓未必樂意。”
陳帆看著他:“多含砂礫可以種土豆,紅薯,山藥,芝麻,花生,甚至西瓜。而且徵和縣也不全是山地啊,耕地佔三分四分還是有的吧?”
柴靖西不作聲。
陳忠簷說:“現在已春耕,讓百姓繼續種,抽空在腹地墾荒。”
馬車在沿江地帶行駛了一會兒,章辭說:“沿江堤可以修一條水泥路,漁民和農民都方便。”
柴靖西很為難:“去年主要官道修建水泥路已經花費巨大,暫時怕是沒法完成。”
大家沒再聊工作,就聊聊沿途看到的花草樹木。
他們到達一處碼頭。柴靖西說:“這處碼頭靠近淳和縣,兩縣船運的貨物大多從這個碼頭流通。”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