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任淳州刺史
朝廷效率很高,一個月後,就來了一支軍隊,接管鹽礦開採工作,連陳忠簷這個六皇子,都只分到了一小塊地。
同時,朝廷還下了一道調令,陳帆任淳州刺史。
陳帆不開心,她一輩子呆在元朔縣也照樣可以為國富民強作出貢獻,沒必要再去接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女人做官本就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看在她懂種田的份上大家還勉強接受她做一個縣令充實糧倉,可現在還讓她做刺史,那些官員的敵視情緒會更加強烈,說不定刺史府的人也會向她扔木頭,甚至扔磚頭捅刀子。
陳帆深呼吸,再深呼吸,努力勸自己別生氣。
陳忠簷氣得攥緊了拳頭:“這裡建得差不多了就要走嗎?你們那些開墾荒地,種草肥田,興修水利的做法其他官員做不來嗎?非得給你換個地方?”
章辭笑了笑:“我還真希望陳帆不做這個縣令,我們靠著你這個六皇子混吃混喝,自由自在。”可他們作不了自己的主,他們就是朝廷的工具人。
曹德正也沒什麼愉快表情:“若是換作其他人,下官定會恭喜他高升,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榮耀。可陳大人和章師爺一心為我大襄朝糧食高產辛勞,為百姓謀福祉,這刺史的位置未必好做事啊。”
昌平鄉君到元朔縣是受歡迎的,這裡實在是太窮太看不到希望了,陳帆和章辭來了,糧食產量提高了,市場活躍了,讀書人有出息了。可是淳州刺史府的人在乎這些嗎?願意配合嗎?
衙役們哭得像個孩子。這三年他們已結下了深厚的哥們情誼,還學到了很多本事,現在青笈等人都要走了,他們捨不得。
青笈說:“你們可以再招十個衙役,和你們組隊,你們每人都可以做隊長。”
張二牛嗚嗚地說:“我就想跟著青大哥,帶別人我也不會。”
青笈笑著捶了他一拳。
墨箋把一套工具送給了仵作:“以後說不定用得上。”
仵作喜歡那套工具,又遺憾墨箋他們的離去,雙手接過工具,說:“我真希望永遠都用不上。”
章辭把酒坊轉給了曹德正負責。
許嬤嬤憂心忡忡:“怎麼又是在懷孕期間出門啊?這時候顛簸很危險的。”
陳帆安慰她:“現在修了水泥路了,走起來還是比較平穩的。”
“那也還是顛簸的。”許嬤嬤仍然不痛快。
馮夫人接到訊息,絲毫沒有升官的喜悅,忿忿說了一句:“盡把她放在火上烤。”
陳雅看到書信氣得揮起手臂高呼:“我要……算了。”
陳忠柱嘆氣:“元朔縣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陳忠檁說:“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大姐和姐夫這些年太辛苦了。”
陳忠楣看著手中的刀具:“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不要讓大姐和姐夫擔心。幾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我們必須越來越強大。”
陳帆召集了一批瓜農,給了他們一批西瓜籽,讓他們育苗。
三天時間,陳帆他們就交接完工作,收拾好東西,陳忠簷陪著他們出發了。
此時已是春分,沿途都有百姓在田間忙碌。
淳州和祥州的政區安排都不太好,都是一長列的,不像其它州那樣簇擁在一起。淳州的徵和縣和永淳縣就在元朔縣隔壁,祥州的其它縣反倒是疊方塊一樣往北延伸。往東過了徵和縣,淳和縣,就是淳州城。如果再往東,就是臨崖縣,那座曾經的匪窩琅山所在地。再往東經過淳寧縣,就到了元豐縣。
還有一個正淳縣,就在臨崖縣和淳寧縣的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