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學菜的人如此喜悅,後面的人就一撥一撥跟著上了。同鮮樓聲名遠播,來吃飯的人多,來學菜的人也多。
訊息傳到京城,人們又是議論紛紛。這時,三家正在裝修的飯店各自在外面豎了一塊牌子。
“同鮮樓正在裝修,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有人念著上面的字,“這同鮮樓是昌平鄉的那家嗎?在京城開分店?”
“看來生意著實火爆,這麼快就開了第二家。鄉君也是大手筆,一幢三層樓啊,說買下就買下了。”
不乏有酸溜溜的:“才剛開一個多月吧,就開第二家,步子太大當心扯著腚。還教人做菜,把人家都教會了,都來跟他搶生意,看他到時還哭得出來不。”
同享樓也引起了注意:“這名字很相似啊,會不會是一家的?”
“有可能,就跟那昌隆酒莊與昌和布莊一樣。”
“還有同薈樓?為啥要開三家?”
還沒開業,三家店的熱度就噌噌噌地往上漲,不僅傳遍了京城,還傳到了附近州縣。
馮夫人相當開心,這三家酒樓都她都可以分成呢。
她叮囑兩個兒媳:“把人手好好調教,可別到時讓人看笑話。夥計一定要勤快機靈,要讓三家酒樓的服務享譽京城。”
“廚房的人什麼時候上手?”長媳林浮玉問她。
“廚房的人就在昌平鄉學菜呢,到時候還會有大廚過來,我們把需要的原材料都盤點盤點,必須貨源充足,人品靠得住。”
二兒媳謝宸蘊有點擔憂:“么弟說要果木,京城的果樹夠嗎?”
馮夫人不擔憂:“城外山上那麼多果樹呢,多派人去查探查探,確定好柴火的品質和價格。能讓村上的百姓多點收入,里正和村民應該都是樂意的。再不濟,附近州縣還有呢。”
次子馮昶說:“做爐子的師傅正在忙,說爐子做好晾乾後就可以開始烤點紅薯,熱熱爐子。”
馮夫人點頭:“那邊你安排好。醬的事情不能馬虎,一定要選口碑好的。”
林浮玉突然想起了什麼:“京城周邊的鴨子現在有多少?有十萬只了嗎?”
“差不多有了吧?蛋黃酥不限購了,鹹鴨蛋普及了,吃鴨子的也多了,養鴨子的就越來越多了。一船一船的鴨子運了兩年了,好幾萬只呢。”馮昶在心裡算了算,又有點猶豫了,“就是不知道孵小鴨子的多不多。若都是隻想著賣鴨蛋,那鴨子也很難大量繁殖啊。”
馮夫人揮了揮手:“去聯絡,老鴨嫩鴨多盤查幾家。”
京城那邊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昌平鄉這邊也在準備。陳帆看著面前的幾位大廚,心裡有點捨不得。這可是培養了三年的大廚啊,眼看著就要送到京城去了。
“你們和學子先進京,我們過些天再動身。”章辭吩咐緗簡和幾個護院帶他們過去。春閨在即,他們得出發了。
十五位學子都收拾妥當,陳建他們也隨著一起坐船過去。
田裡的事情很多,陳帆今年打算大面積種植辣椒和西紅柿。
章辭蹲在田邊看辣椒的出苗情況:“有些人太心急,做事不細緻,嘩地一瓢水下去,就淹了。”
田邊的洛小福傻笑著:“俺就是力氣大,性子急,等不及那噴壺慢吞吞地澆。鄉君說辣椒喜歡水,要及時澆水,俺就多澆了點。”
“再怎麼心急,澆水也不能死灌。”章辭指著附近的幾塊地,“你看看,誰家出的苗多?到時候辣椒收得少,錢就掙得少。”
小福直點頭:“下回一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