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辭一臉嚴肅:“男兒渴望建功立業,他也不例外。即使有危險,也當奮勇向前。”
陳帆定定地看著他,彷彿從他的神色中看到陳忠簷的決心。
“可是人手很少。”陳帆語氣凝重。
“人少才能出其不意。”
“開始佈署了嗎?”
章辭微微點頭。
正月十二,陳忠簷的酒樓正式開業了。一樓是大堂,二樓和三樓是包間。周邊幾縣的大商戶都來了,廚房和夥計都忙得腳不沾地。
牆上掛著一排排的選單,識字的給大家一個一個念。
“豬肉還有這麼多吃法?肉片、肉丁、肉末分得這麼清楚?”
“螞蟻上樹?是啥?”
“香爆肉絲和醬爆肉絲有啥區別嗎?”
“香蔥炒大腸,蒜香辣味腸,是豬的那個大腸嗎?很少有飯店用豬腸來做菜,這家店做的好吃嗎?”
“試試就知道了,一直聽說鄉君府的飯菜很美味的,當年京城的大官都讚不絕口呢。”
豬肉是百姓普遍吃的,每撥客人都點了帶豬肉的菜。
兔肉和魚是酒樓的特色:麻辣兔丁、陳皮兔肉和銀芽炒兔絲都很吸引人。
“聽說這魚是鹽鹼地那邊的,竟然如此鮮美。”
“那湖裡的魚養了兩三年,終於夠一個酒樓的消耗了?”
這邊捕魚養魚的人少,百姓平時想吃個魚並不容易,陳帆當初派人到處找魚苗,總共也沒找到多少,先放在淡水渠裡養了一陣子才敢放進鹽鹼地的水塘裡。有一部分大魚還是去河裡撒網捕來的。
昌平鄉鼓勵養魚,可是百姓都覺得魚在水裡不好掌控,不如雞鴨在眼前看得那麼清楚,不願意養。
酒樓的蔬菜和豆腐也燒得很好吃,有些人就想問問怎麼做。柴掌櫃很乾脆地告訴大家:“付錢可以告訴你們菜譜。”
“告訴菜譜?不怕被人搶生意嗎?”
柴掌櫃笑眯眯地說:“沒有關係,生意是大家都可以做的。現在剛開業太忙亂,有過段時間走上正軌了,你們就可以來學了。正好你們可以多嘗幾道菜,看看對哪些菜式比較感興趣。”
聽這麼一說,很多人又加了一兩道菜。
昌平鄉今年的元宵節很熱鬧,鄉君府和各商家出了錢,臨近鄉君府的那條大街都掛上了花燈。剛吃過午飯,街上的人就多起來了,說是要先把街上的情況熟悉熟悉。
暮色降臨,街上的人越來越多,逐漸擠滿了人。人們看著花燈,吃點小吃,再買點小玩意兒,很是愜意。
陳忠簷的三層樓發揮了巨大作用,很多人湧到樓上來吃飯看花燈,給新開業的酒樓增添了很多喜氣。
“有縣城的感覺了。”陳雅站在窗邊,望著窗外的街景。
“明年會更繁華更熱鬧的。”陳忠簷說。
“一定會的,”陳秀贊同:“只要今年繼續豐收,百姓的腰包就可以再鼓一點。來開店辦廠的人多了,這裡的生意就會更好。”
“其它縣有很多人來昌平鄉買東西呢,他們喜歡這裡的路,又寬敞又幹淨,也喜歡這裡的新鋪子,感覺特別好看。”陳英笑著說。
陳帆望著夜空,喃喃低語:“若是有煙花,就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