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鄉釋出了各項補助的相關規定,里正首先解釋傷殘補助的各級鑑定和相應補助金額,百姓們都很激動。
“摔斷了腿要吃藥,還幹不了重活,有了補助,負擔就沒那麼重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癱在床上有補助,兒女們至少還看在錢的份上照顧一下。”
也有唱反調的:“鄉君一來的時候就應該推出這些補貼,那時候我們都窮,正需要這筆錢呢。”
有人聽著不痛快了:“那你是想受傷變殘領補助?”眾人鬨堂大笑,唱反調的鬧了個大紅臉。
有人不明白:“瞎子幹活不方便,聾子和啞巴不影響幹活吧?”
“總歸是有殘缺的,說親的時候會被嫌棄,有補助也是一種安慰。”
眾人一條一條討論得很熱鬧。
喪葬補助是每人都有可能用到的,畢竟誰都逃不過一死。窮人有時候連口棺材都買不起,這份補助是幫了大忙。百姓聽著一致說好。
有爭議的是生育補貼。傷殘補助沒人嫉妒,畢竟誰都不想自己傷了殘了。可是生孩子為啥還能領錢呢?女人生孩子不是天經地義的嘛。
陳帆定的是每月六十文錢,期限兩年,近三年內生孩子的都可以領。男人們一時接受不了,自己做一個月工才多少錢?還一定能連著做兩年。在家帶帶孩子就能領工錢?
女人們有開心的,也有酸溜溜的,每個村都吵得很熱鬧。
吵著吵著,很多人的意見漸漸一致了。男人們想著自己的媳婦或者兒媳婦可以領一筆錢,幹嘛不樂意?有些女人們想著哪怕自己不能再生了,以後兒媳婦或者女兒能享受也是好事,不反對了。
以前沒領到錢的也不好意思再埋怨,此一時彼一時,以前還吃不飽飯呢。
三天時間,一些人歡歡喜喜地過來登記,把錢領回去了。
陳忠梁問了個問題:“舉人的俸祿是一次全發的,這些補助為何要按月領呢?”
陳忠柱想了想:“俸祿是榮耀,一次性全發給他們效果比較震憾。補助要是一下子把一年的都拿回去,後面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
陳秀點頭:“有道理,領錢的時候笑呵呵,下個月或許就沒個好臉色了。按月領,哪怕做做樣子,每月也多少會盡點力。”
補助的事落實了,陳帆覺得完成了一件大事,哼著歌開始畫圖。
章辭進來了,看著筆下的那些動物,笑道:“鄉君心情好,這些動物也特別活靈活現。”
“是吧?我也有這種感覺。今天的就作為燦爛系列吧。”陳帆樂呵呵地看著這些圖,“這些做出來會有很強的感染力。”
章辭笑著鋪開紙:“夫人每天都好忙,為夫不多寫點文章就跟上你的腳步了。”
“章公子的文章一篇頂人家十篇呢。”陳帆誇了一句。
“也就是放在櫃子裡,壓在箱子底。”章辭開始磨墨。
“昌平書院今年名聲大噪,明年進士科成績再好一點,就更是聲名遠播。”
章辭淡笑:“希望名次前一點,明年招些舉人過來做老師。”
陳帆也想讓書院那些女孩來做老師。
臘月二十,各地書院都放假了。柳懷瑾和柳定康他們來了,楊宏和楊雲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