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繼續研製。”皇帝很乾脆。
昌平鄉的棉花豐收了。陳帆叫每家派出一人,集中起來,跟著種過棉花的佃農們學習摘棉花。
鄉民們都是第一次自己種棉花,看著那些毛茸茸的白色花朵都很稀奇。很多人跟玩似的摘一朵捏一朵,還放在手裡扯一扯。
有人很大方地說:“我家今年要再做幾床棉被,保證每個人都能蓋上棉被。”
“我家也是。我還要把棉花塞到衣服裡,穿著暖和一點。”
佃農們開始教大家摘棉花,摘回去怎麼處理,怎麼曬。學得差不多了,家家戶戶就開始收棉花。
戚里正過來彙報:“這批棉花都種得很好,四百斤到五百斤不等。沙壤地那邊聽說有六七百斤。”
陳帆點頭:“相差一百斤也是很明顯,有問過原因嗎?”
“有些是澆水不當,有些可能是土質原因。”里正不是很清楚。
陳帆說:“種棉花的土不能太黏,要顆粒粗透水性好的;施點綠肥改善一下土質,松針也是很好的;明年記得深翻,施足底肥。”
比豐收訊息更令人激動的,是昌平鄉的賑災人員終於要回來了。陳帆和章辭領著鄉君府的人親自到河堤上迎接,許多百姓也圍過來了。
大船緩緩靠近,岸上鑼鼓喧天,爆竹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
墨箋三人率先走了出來,健壯的身影登時給百姓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相信他們的親人也可以這麼健壯地走出來。
接下來是村民們,排著隊走下甲板,岸上歡呼聲不斷,都在呼喊著他們的名字。
他們都被各自的家人圍住了,從上到下摸一摸,看一看,確認看著沒事,才激動地抱著大哭。
書生們是走在最後面的,看起來特別從容。可是他們的家人就不從容了,抱著他們又是哭又是笑。
陳建和吳啟升的爹孃也來了,也抱著兒子熱淚盈眶。
柳家也有人在。陳建看到了柳懷珊,笑了笑。
等大家情緒宣洩得差不多了,墨箋抬了抬手,現場逐漸安靜下來。
陳帆滿面笑容,大聲說道:“歡迎各位賑災壯士平安歸來!”
“平安歸來!”人群齊聲喊道。
賑災人員排成了隊。陳帆問他們:“賑災補貼都領到了嗎?”
“領到了!多謝鄉君!”眾人響亮地回答。
這次出去賑災,鄉君府給出的補貼是每人每天五十文錢,路上補貼是每人每天十文錢。在回程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在船上領到補貼。
陳帆說:“這次賑災,你們的表現都非常好,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特別是於金保,面對惡徒膽大心細,及時預警,保護了自己,更是保護了大家。鄉君府會對你們進行獎勵!”
人群歡呼起來,對他們投去敬佩的目光。
一行人挑著西瓜走了過來,眾人紛紛讓開一條路,熱切地看著那些西瓜。
“每人獎勵一個西瓜!”陳帆大聲宣佈。
“噢——”堤壩上山呼海嘯,那可是西瓜啊,京城賣到三十貫一個的西瓜啊。
除了護院是神色平靜的,其他賑災的人都笑得咧開了嘴。秦箏報一個名字,章辭發一個西瓜,人群就一陣歡呼。無數目光在那些西瓜上掃來掃去,看起來都差不多,挑選得真勻稱。
於金保是最後一個,他的西瓜是大一號的。場上的歡呼聲更響亮了。
章辭叮囑:“大家一定要把西瓜捧好,摔地上可就吃不到了。”
那些人立即把西瓜抱在了懷裡。
章辭指著河堤下的一排牛車說:“今天給大家安排了牛車,送各位壯士回村。”
全場的歡呼聲像海嘯一般。
七家渡的村民很客氣:“我們離得很近,走回去就好。牛車給路遠的人坐吧。”
開運村的兩人也表態:“我們也離得近,可以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