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表彰了昌平鄉對救災和恢復生產作出的巨大貢獻,特賜府邸一座,黃金百兩。
又是黃金?這朝廷的黃金很多啊。
蕭公公遞上一份清單,笑眯眯地說:“聖上還有其它賞賜給鄉君,請鄉君查收。”
賞賜自然又是裝了十抬箱子。
章辭請蕭公公等人進府喝茶,陳帆去準備一些東西。
蕭公公將一個小盒子放到桌上,說:“這是房契和令牌,請保管好。明年聖上壽辰,請鄉君府前往赴宴。”
章辭應下:“請公公向聖上轉達我們的敬意,祝他老人家洪福齊天,祝我大襄朝萬世永昌。”
有繡娘進來,章辭說:“本鄉正在製作棉衣,公公來得巧,今兒就讓繡娘為公公做件衣裳。”
蕭公公自然是樂意的,繡娘很快就量好尺寸,退了出去。
蕭公公樂呵呵地:“前陣子送過去的吉貝,聖上非常喜歡,對棉花這個名字也非常喜歡。宮中內務府已經安排匠人學會了做棉被,聖上用著既暖和又舒適,聖心甚悅。”
章辭笑道:“蕭公公一路辛苦了,希望兩床棉被能讓蕭公公睡得舒服些。”
蕭公公喜不自勝:“多謝鄉君和章公子。”
來傳個聖旨送個賞賜,還開來一艘大船,陳帆不多備點東西都感覺對不起這船的規格。
昌平鄉今年種了很多糯米,秋收後送上去一些,這次又裝了一萬斤。各種豆子、蔬菜和罈罈罐罐佔了很多地方,再加上棉被,和一抬抬的禮物箱子,到了京城還得搬很多趟呢。
貨都搬到船上了,蕭公公的棉也做好了。
“府上繡娘真是利索。”蕭公公誇了一句,就樂呵呵地換上了棉衣,立刻感到渾身都暖暖的。
“還真是暖和。”他很欣喜。
等到大船離開,賞賜被抬進了正屋。做好登記,陳帆就讓孩子們選兩樣自己喜歡的。
孩子們各自選了件書畫作品,對珠寶首飾沒多大興致,他們這年紀還用不上太多首飾。但是陳帆讓他們每人都選,說是可以留作聘禮或嫁妝。
陳雅笑嘻嘻道:“那也不用這麼急啊,放在庫房裡又不會跑,讓我們選我們還得費心保管。”
陳帆笑道:“就是要學會打理自己的財產啊。”
孩子們點頭,認認真真地挑選首飾和布料。
“剛才還說不要,現在挑得這麼認真,都像心裡有人似的。弟弟們有誰需要我去提親嗎?”
幾個男孩子手一頓,陳忠簷做了他們的嘴替:“讓我們選禮物的是大姐,打趣我們的又是大姐,我們太難了。”
“呀,七弟也會說這麼可愛的話?”陳帆眨了睡眼,陳忠簷臉紅了。
陳雅笑眯眯地說:“七哥臉紅的時候真可愛。”
陳忠簷瞋了她一眼,臉更紅了。
京城的人被一群挑夫吸引了。他們都挑著一對籮筐,潔白蓬鬆的棉花堆得高高的,在微冷的初冬送來一份暖意。
“真有趣啊,看著就想摸。”
“一定特別鬆軟。”
“聽說這就是吉貝,現在叫棉花。這東西可金貴了,現在只有達官貴人才用得起吧?”
“昌平鄉去年種成功了,今年家家戶戶都在種。上次送稻穀進京的時候送來很多棉花和種子呢,明年就能推廣種植了。我們說不定很快就能買得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