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升臉一紅:“娘,她可是鄉君的妹妹。我還沒考上功名呢。”
吳縣丞沒吭聲,戚文瑤笑道:“你還是縣丞的兒子呢,雖然品級低了點,畢竟也是官宦子弟。女子的品級和男子的品級是不同的,縣主就能封正二品,上面還有郡主、公主和長公主,可是一州刺史、三高官官才正三品,男子做到正一品堪比登天還難呢。”
“那鄉君可是有封地的,還有鄉治自主權。”吳縣丞說。
“考試還是要歸到慶州啊,說是有自主權,也就帶著百姓種種田,蓋蓋房,又沒有幕僚和衙門。”戚文瑤不以為然。
“娘,兒子還是想等考取功名再議親,到時候身份也更高一點。”吳啟升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戚文瑤急了:“等你考取功名,人家也考取了,會有很多人來提親的,輪得到你嗎?”
“現在想提親的人也很多啊,鄉君未必會同意我家的提親。”吳啟升很清楚,目前沒有人來提親,只是大家都在掂量,在權衡。
夫妻倆也沒勉強,聊到這個份兒上,就轉移了話題。
京城的西瓜和葡萄都賣完了,其它水果也清倉了。店裡掛出了告示,說這家鋪子已正式買下,準備裝修之後重新開業。
“這家店是誰名下的?”很多人好奇地問。
夥計們也不隱瞞:“是昌平鄉君的大妹妹,陳月姑娘。”
“繼續賣西瓜?”
“是的,但是親姐妹明算賬,要從鄉君手裡把瓜果買過來,賣得的收益才是陳月姑娘的。”
“那未來良娣的鋪子也要付錢進貨?”
“是的。”
眾人的眼神都變得意味深長。
陳家幾個姑娘一起去了趟元豐縣城,例行檢查店鋪的營業和賬務情況,然後去看了看柳家人。
老太太唸叨柳如慧的婚事,陳帆笑道:“緣份這事兒,有時候真說不準。陳建家裡說來提親就來提親,我家二妹的婚事還懸著哪,也不知會許配誰家。”
重陽過後,學子們就啟程去州城,準備參加州試。鄉君府為他們提供了一些乾糧和水果。
章辭派墨箋陪他們去州城。
田間的麥苗都長得很好,空下來的地也都翻整過,施了綠肥休養。鄉君府買了很多甘蔗。
“明年去南邊買點甘蔗頭過來,最好是請一些人過來教鄉民們種甘蔗。”陳帆一邊啃甘蔗一邊說。
“鄉君自己不懂?”章辭笑著看她。
“我沒親手在鄉間種過,缺乏實踐經驗。請人過來比較好解釋
“這品種的甘蔗不如你的好,也不知道製糖效果如何。”章辭不滿意。
陳帆笑了笑:“等鄉民們先種兩年種熟練了,我們再換品種。”
有客人上門了,說是京城崔家的,來為崔家公子提親。
崔雲朗?他家長同意了?
來的人有媒婆,還有一個崔家的親戚,仇氏。
焦媒婆笑得像朵花:“恭喜鄉君,有大喜事了。”
陳帆和章辭沒說話。焦媒婆有點尷尬,乾笑一聲:“京城的崔家派我來向鄉君府提親。那可是世家大族,現在又居住京城,可真是一門好親事呢。”
兩人淡笑著點了點頭,還是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