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箏有點茫然:“白策沒遞訊息過來啊。老爺出行,他不至於會一點訊息都得不到吧?再者……”
楚笙豎起耳朵看著她。
“需要老爺出面嗎?”秦箏琢磨不準。
“這可不是一百畝紅薯,這是三千畝高產稻穀,不是來一個刺史就能擺平的。”楚笙說。
“那就更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秦箏深吸了口氣。
楚笙嘆了口氣:“那他們什麼時候來?這兒天天都在動手。公子他們又什麼時候回來?”
章辭他們還在回程的路上,幾個慶州城計程車兵護送著兩臺脫粒機。
日落時分,他們趕到了七家渡。
看到章辭他們,大家都很欣喜。
相互見過禮,墨箋和楚笙就領著士兵們去用飯,安排住處。陳帆他們歡歡喜喜地把人迎進了屋。
“你們沒事吧?”大家異口同聲問道。
“放心吧,沒事的。”三人也是齊聲說道,卻只見嘴角上揚,眼中不含笑意。
陳帆沒多問,招呼大家先吃飯。
大家似乎都有所察覺,吃過了飯也沒散,都坐在餐廳裡。
陳帆看了眼章辭,章辭說:“我們初三那天到了慶州城,我就去了刺史府,拜訪了崔刺史。第二天,我們就正式去了府衙,向一眾官員彙報了脫粒機的事情。”
他停住了,大家都直直地看著他,等待下文。
他們到了府衙,站在了一眾官員面前。崔刺史樂呵呵地向同僚們介紹:“還記得種出紅薯的陳姑娘家嗎?這幾位就是陳姑娘的家人。這位章公子是陳姑娘的夫君,這兩位是陳姑娘的弟弟,陳忠檁和陳忠楣。”
眾官員都很稀奇。長史直接就問:“為何說是陳姑娘家,而不是章公子家?”
章辭坦然應答:“我是入贅的。”
一眾官員都睜圓了眼,接著就是古怪的眼神。
“聽說那位陳姑娘是元豐縣柳家的遠房侄女?”
“是的。”
眾人臉上的神情更耐人尋味了。
崔刺史說:“你們今天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陳忠檁深吸了口氣,說:“正是秋收時節,我們就想著怎樣才能使稻穀脫粒更快更省力,就琢磨了一樣工具,請諸位大人過目。”
陳忠檁雙手捧出模型,有小吏將模型拿給了刺史。一眾官員都好奇地打量著。
崔刺史看了兩眼,就將模型遞給了另外一位官員,大家輪流看了看,還捏著手柄搖了搖。
長史何恆笑容滿面:“這是誰琢磨出來的?”
章辭躬身回答:“是幾位弟弟琢磨的,他們兩人想的出意多了些。”說著便把旁邊桌上的一個盒子遞向何長史。
何恆開啟看了看,是一堆亂七八糟的物件。
“他們邊做邊想,用了些材料。”章辭說。
崔刺史笑了笑:“你們誰來演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