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陳帆騎著馬回城。遠遠地,就看到路上站了兩個人。
她看了看四周,沒有其他的百姓。這是專門等她的?
再往前幾步,她看清了,是逃荒路上的那個婆婆和小女孩,她還盯著人家的背影看了好久呢。
她放慢速度,騎在馬背上慢慢地向他們接近。她們也沒挪步子,就一直站在那兒,看著她。
她下了馬,笑著向老人打招呼:“大娘,最近還好嗎?”
老人彎腰向她行了一禮:“見過陳姑娘,請借一步說話。”
陳帆不作聲,牽著馬向前走,兩人跟在身邊一起走。走了幾分鐘,那小女孩才說:“陳姐姐,我叫山月,這位是我母親的奶孃,我叫她周婆婆。”
山月?泰山月黃山月還是廬山月?
陳帆看向老人:“周婆婆。”算是重新打了聲招呼認識一下。
“我有件事情想和陳姐姐商量一下。”山月說。
好直接!
陳帆點了點頭:“可以。”
“陳姐姐立了女戶,以後就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家了。按照習慣做法,我應該和陳姐姐多交往幾次,再說義結金蘭。可是我想直接先跟姐姐說出來。因為我們原本不熟,無緣無故總相遇,倒顯得我太刻意。”
確實。陳帆沒開口,等她繼續往下說。
“我想請姐姐收我做妹妹。我會種地,也會打架。我會和姐姐同心同德,一起把日子過好。”
陳帆聽到“同心同德”,差點以為她要說出什麼“歃血為盟同生共死”之類的,還好,她只說了一句“同心同德”,就拐彎說了“一起把日子過好”。
她看了一眼周婆婆,周婆婆立即開口:“請姑娘放心,我會照顧好兩位姑娘。我會洗衣服做飯,把家裡照應好。”
心意表得不錯。想借她家隱藏身份,合作的態度還是擺得蠻好的。
“婆婆作為什麼身份呢?”陳帆問。
“老奴還是做奴婢,身契會交給姑娘,請姑娘放心。”
“鄉下好像不興這樣,都是全家人自己勞作。”
“鄉下也有很多人出去做長工做短工的,家裡請個燒飯洗衣服的,不是很正常的嗎?又不是買丫環貼身伺候。”周婆婆說。
可奶孃就是貼身伺候的呀,一般都還是心腹呢。
陳帆看向山月:“錢小柱和錢小丫你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啊。”山月笑著說,“很可愛的小丫頭,軟軟的。他哥哥把她保護得很好,小男孩是個有擔當的,進了城也努力幹活掙飯吃。”
“那兩個孩子真心不錯,家裡人怎麼捨得拋下他們的。”周婆婆心疼得唸叨了一句,“那個劉家嫂子就不錯,一直護著兩個女兒。可憐她們也是被家裡人拋下的。”
“那已經不能叫家裡人了。”陳帆說。連男孩子都說不要就不要,可見半分情意都沒有了。
“陳姐姐想收他倆做弟弟妹妹嗎?我會照顧好他們的。”山月再次表態。
“老奴也會照顧好他們的。”周婆婆的態度也很明確。
陳帆笑了。
又走了一段路,陳帆說話了:“我們這樣走著進城嗎?”很遠的。
“老奴可以走。”周婆婆說。
“我不太喜歡別人在我面前稱奴婢。”陳帆說。
周婆婆遲疑了。
“請姐姐帶著婆婆騎馬,我可以跑過去。”山月說。
這會不會有點欺負人?那可是要給她做妹妹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