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疑惑地接過紙,開啟,是一張地圖,她一眼就看到了“長江”和“黃河”的字樣,清清楚楚的藍色線條。她瞬間熱淚盈眶,那是母親河,那是她親切而又疏遠的故土。她還看到了崑崙山,好幾座熟悉的山。
地圖上的線條畫得跟蜂窩似的,這麼多國家?這是類似於春秋戰國亂悠悠的時代嘛。圖上寫著的都是繁體楷書漢字,真是太好了。要是文字也像戰國時期那樣有幾種字型,她怕自己會瘋掉。繁體字她不用怕的,她看過媽媽的《古代漢語》,就是繁體字的。即使有不認識的字,她以後也可以請教其他人。
長江和黃河的流動軌跡似乎和她那邊地圖上的不太一樣,想想也正常,黃河改過幾次道呢,這時代的黃河說不定也曾改道。那些地名國家名,也都是她沒接觸過的,和她所知的歷史知識一個都對不上。
陳帆嘆氣,這是在另外一個時空嗎?
楚笙又遞過來一張紙條,陳帆接過來,紙上寫的是她一直很想問又沒處問沒法問的幾條資訊:夏國,大襄朝,丁未年,載熙九年。
這個朝代叫襄,不是她所知的任何歷史記載的朝代。
大襄朝,大襄朝,嘴一瓢就容易說成大香腸啊。
她看了看地圖上大襄的位置、形狀和麵積大小,好像還行,和周邊幾個國家相比算得上是個大國。
陳帆把地圖和紙條還給了楚笙。一行人繼續走著,出了林子,就看到村子密集了起來,很多房子還是離官道不遠的。遠處有綿延不盡的山。
再走一程,轉過一個村角,驟然看到了遠方的城樓。眾人都是神色一振。
陳帆遠遠地看到一道長長的城牆,城牆兩邊是高低起伏的山巒。看到城門,估計還需要轉幾道彎。
她問周強:“這是軍事要塞嗎?把城牆築在兩山之間?”
周強搖搖頭,手指畫了一個大圈:“這兒幾個州都不是打仗必須經過的,有好多縣城都沒城牆圍著,這裡本來也是沒有城牆的。山這邊是平州昇平縣,山那邊是慶州元豐縣,那兩座山就是各歸一半。兩山之間有些村子,這邊昇平縣常常有人去搶東西,後來就築了道城牆隔開了。後來,把四面城牆都築起來了,再後來,縣衙也搬過來了。”
陳帆想到了某國都城,最初還是用籬笆圍的。
“昇平縣的生活應該挺好的吧,這兒很多磚瓦房啊。”不是磚瓦房的也是石頭房。
周強又搖搖頭:“蓋磚瓦房不一定是日子好,而是這邊習慣蓋磚瓦房。這邊經常下雨,夯的泥土房淋不了幾年。有錢蓋房就蓋高大一點的,沒錢蓋房就蓋低矮一點。我們餘州降水少,很多就是泥土房。昇平縣的磚窯到處都是,元豐縣用的磚瓦幾乎都是買的這邊的。”
“啊?不是說元豐縣很好麼,怎麼磚還要買昇平縣的?”
“元豐縣的土多精貴啊,基本上都作了好田地了。昇平縣的荒地多,空著也是空著,就挖土去燒瓦了。”
這不就是地域優勢產業分佈的問題嘛。
“那還挺好的呀,磚瓦生意好了,百姓手裡的錢也多啊。”
“好什麼呀。”周強又搖頭,“錢都是那些豪紳的,百姓不就是做點苦力麼。”
唉,百姓太苦了。不過,周強聊著不覺得苦,那就是可以繼續聊的。她剛來這裡,聊這些是可以迅速深入瞭解這個時代的。以後日子安頓好了,去街邊巷角聽聽各路八卦見識見識眾生百態,也是不錯的。
走著走著,城牆也看不見了。
又走了一會兒,眼前豁然開朗,官道筆直地通向遠方的城門。房屋、田地和樹林都分佈在道路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