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代處發出正式驗收報告,殲-7E停止生產,直至所有零部件的質量隱患被排除。
只是前起落架出問題,為什麼會波及其他零部件?
這便是軍隊系統裡的“一人生病全家吃藥”原則。
廠辦牽頭成立調查組對前起落架的問題進行追源溯根,軍代處、101設計所參加。
廠辦副主任林光明為組長,軍代表李幹為副組長,軍代表林小茹、質量科卓不群、設計所吳強以及紀委陳海恩等人為組員。
他們首先從採購科查起,採購臺賬、發票、往來電文,等等等等,事無鉅細。
一時間,採購科人心惶惶,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叫進會議室談話的那個人。
廠辦、質量科、設計所,他們不怕,哪怕是軍代處,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威懾力,軍代處畢竟是軍隊系統的,隔得遠著呢。
採購科又是含金量最高的部門,沒有之一,平日裡都是力壓其他科室一頭的。
誰讓人家手裡掌握著採購經費,誰讓人家掌握著供貨商的生殺大權。
但是紀委陳海恩,在採購科眼裡,那是閻羅王一般的存在。
除此之外,李幹這尊大神,更是讓採購科心驚膽戰的牛人。
試飛員、技術員、軍代表,廠裡專門為他設立了專項補貼制度,一等功臣……
可以這麼說,陳海恩的一句話能影響他們的前途,而李乾的一句話,能影響他們的錢途。
高壓態勢下,僅僅一天,調查組就糾到了一條線索,下一步,必須要到晨光廠實地調查了。
恰好此時,國產第一種中型運輸機運-8在做轉場試飛降落在了985廠機場。
李幹得知他們接下來要做最大航程轉場試飛,目的地是211廠機場,立即向洪海濤請示,調查組搭乘順風機前往東北,能夠節約起碼三天的時間。
洪海濤立即請示,並且和777廠軍代處進行協調,當天就把事情辦下來了。
777廠也是飛機廠,專門搞大飛機的,如運輸機、轟炸機,級別和985廠一樣,軍代處級別也一樣。
次日,李幹一行人登上了運-8原型機,這是第3架原型機,一般而言,對一款新飛機來說,第三架原型機主要用來進行飛行效能的試飛。
03號運-8沿著跑道向南滑跑起飛,隨即轉彎調整航向至30°,即東北方向。
運-8的最大設計航程是3500公里,此次由張玉龍機組負責進行最大航程試飛。
張玉龍是運-8的首飛試飛員,1974年駕駛03號原型機完成了歷史性的起飛。
985廠機場與211廠機場的直線距離2100公里,航程2300公里,張玉龍他們獲批的飛行路線是2500公里,也就是說需要稍稍繞一下。
這是為了達到試飛要求。
03號運-8要保持在3500米的高度以巡航速度飛行,也是因為飛行高度合適,李乾等人才獲准搭乘順風機前往211廠。
因為超過4000米高度的話,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不足以維持人的呼吸,而運-8的貨艙並不是增壓貨艙,乘員需要佩戴的氧氣罩,但是貨艙壓根沒準備這些。
張玉龍這次要做的,就是模擬滿載全副武裝士兵在這個高度進行飛行的試飛。
別看都是在飛機制造廠上班,除了李幹,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坐飛機,尤其是林小茹。
這位軍代處唯一的女軍代表,少校軍銜,正營級,據說是京城人,她是最好奇的。
一會兒扒著艙窗往外看,看那層巒疊嶂神似山脈的雲峰,看那綠蔥蔥一片的地表,當中蜿蜒穿行的是大河,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