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很面熟啊。
突然,他腦海裡跟爆了一顆手榴彈一樣——這不是年輕版本的宋文忠宋總工嗎!
三代機的總設計師、四代機的奠基人,東大現代戰機的引路人!
不,這是年輕時的宋總!
“李幹同志,你的想法很新穎,請你詳細說一說你的完整試飛理念。”
宋文忠求賢如渴的樣子。
李幹平復了一下心情,將前世的試飛辦法的框架以及流程,立即做了一個詳盡的講解。
末了,他用一句話簡短的話道出了試飛工作的原則。
他道,“試飛的根本原則,是想盡一切辦法將飛機的所有極限飛出來,勾勒出完整的飛行包線。”
所謂飛行包線,是指以飛行速度、高度、過載、環境溫度等引數作為座標,表示飛機飛行範圍和飛機使用限制條件的封閉幾何圖形。
即,在圖形範圍內飛行是安全的,超出了該範圍,則表示所進行的飛行動作屬於危險操作。
換言之,李幹踩剎車開加力蓄能蓄能起飛(類似汽車彈射起步),發動機卻扛不住壓榨出了問題,而這樣的操作是使用者明確提出的要求,這說明發動機的效能無法達到使用者要求。
他一說完,宋文忠看他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樣了,就像是看到了什麼寶貝似的。
宋文忠雙手緊握著李乾的右手,重重地搖晃起來,說,“李幹同志,你說得太精闢了,一針見血,講出了試飛工作的根本。希望我們以後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將殲七的出口專案完成!”
李幹看著此時還不到五十歲的宋文忠,感慨萬千,他真心實意地說道,“宋總,別的我不敢說,但是,只要能過了我這一關的飛機,就一定是好飛機。”
好大的口氣!
楊副廠長哈哈一笑,道,“小李,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說說,你對渦噴7發動機的改進有什麼建議?”
試飛員幾乎是航空領域的全才,哪方面都要懂一些,否則無法給出針對性的意見。
李幹太年輕了,才下部隊一年,今年才二十三歲啊。
楊副廠長這麼問,並沒有指望李幹能給出建設性的意見,畢竟航空發動機是工業產品當中的冠頂明珠,非常複雜。
不料,李乾的神情一下子嚴肅起來,認真地說道,“使用者提出的多項要求裡,有一項是作戰半徑不低於800公里,這意味著飛機轉場航程不低於1500公里。”
“現在使用的渦噴七,動力沒問題,但是油耗太大了,我們的辦法是透過增加機內載油量來實現。”
“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從根上那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話一出口,大家看李乾的眼神多少有些不爽了。
研製團隊經過一年多的分析,好不容易拿出來的改進方案,如何增加機內載油量的設計都拿出來了,你一個下部隊才一年的新兵蛋子信口雌黃,還懂點輕重嗎?
唯有宋文忠,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李幹。
李幹可沒那麼多顧慮,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下猛藥,而且,現在國內是有一款更好的航空發動機的。
他道,“相較於渦噴發動機,渦扇發動機不但推力更大、動力線性更好,油耗更低,而且維護性好,壽命更長。前幾年,引進的斯貝發動機全部到貨了,如果改為使用這款發動機,殲七的效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你是在開玩笑呢吧!”一個人跳著腳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