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匈奴人已經不比以往,真正的勢力範圍,已經被其它異族壓縮到了黃河以南的河套地區,正是衰微之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是能在這種情況下,一舉滅了此族,那對漢室皇朝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再說了,那負責去打仗上戰場的,又不是他們這些朝臣。
趙昊此時才是這長安地界上最大的軍閥,原先董卓手下的西涼軍現在可都在他的手上,如今某人說要率兵去打仗,就算朝中有人反對又能怎麼樣?
“敢問大將軍,此次北伐之事,將軍遇帶多少兵馬前往?所需糧草又在幾何?如今北伐之舉,雖然勢在必行。
但我大漢疆域之內,卻也是饑荒連年,如今又是乾旱數月,此時雖正值夏熱季節,但有的地方卻連一滴雨都未下過,各地乞求朝廷派糧救災的摺子也是一直沒斷過。
以如今長安城的糧草儲備,就屬大將軍府上的糧草儲備最為充足可,小臣此前,還建議陛下,欲要向大將軍暫借一批糧草出來。
待來年各地收穫之後,再加倍償還於大將軍,未曾想,將軍今日竟有北伐之正舉,這實在是讓小臣有些左右為難了。”
此時這說話之人,正是那劉備劉皇叔,話裡邊的內容也是比較實際的。
其言一出,在場的朝臣們一時間也是議論紛紛,貌似是很同意他劉皇叔的問斷。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古來軍隊作戰,充足的後備資源都是重中之重。
作為一代梟雄中的狂人,董卓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根據歷史以及演義方面的記載,董卓在遷都長安之後,府庫裡所堆積的糧草,足足可以供應其手下的軍隊二三十年之需!
這絕對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如今這些糧草可都隨著那的身死,跟著某人姓趙了,也無怪乎劉皇叔等人會打他的主意。
因為以朝廷目前的情況,實在是很難找出別的辦法來,向各地諸侯去借糧也不太現實。
如今正值漢室末年,漢朝境內各種天災人禍不斷。
天災好解釋,就是氣候天氣不好,風不調雨不順,災荒連年,致使漢朝這個農耕文明各地的莊稼收成不穩定,造成人心浮動。
而所謂人禍,黃巾起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那參加起義的可都是一幫子農民,正因為沒有飯吃,所以才會起義的。
儘管那所謂的黃巾賊最瘋狂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張角等人也早已被剿滅,但在大漢疆域之內,卻依舊有不少股黃巾的殘餘勢力在活動。
而就這股殘餘勢力,便至少有幾十萬大軍的數量!
如今人禍已經平息的差不多了,但天災卻依舊在持續,這時候,朝廷若是拿不出糧食來賑災的話,將很有可能會釀出其它的事端來。
按照三國世界原劇情的發展,董卓那廝也遇到過現在的這種情況,朝中的百官為了能夠向各地輸送救援糧草,也求到了他這裡。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董卓當時可是,把持著朝政,整個天下的諸侯都對他有意見,繼而有十八路諸侯起兵征伐。
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這種時候,董卓可是被天下所孤立的,自然不會為了那各地的災民,而放棄跟他自己過不去。
不過與之相比,糧草這種東西,對其他人來說至關重要。
但在趙昊這裡,卻是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有系統空間在手,各種後備資源早已被儲備了很多很多。
些許糧草對他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如今這朝廷既然有困難,都求到了他的身上,那從原先董卓的府庫中,拿出來一部分來,做做好人倒也是無所謂的。
“恩~即如此,那等到散朝之後,劉皇叔便可差人到我府上,取用糧草,臣~願從府庫中,撥出一半的糧餉出來,以充國庫!”
“大將軍深明大義!實乃我漢室之福啊!”(未完待續。)
喜歡都市之位面旅行家請大家收藏:()都市之位面旅行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