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肘壓到了女兒落在一旁的手機上,不自覺中接通了季存此時撥打的來電。
季存只聽到手機中壓抑的哭聲,妻子在拼命安慰父母:“不要緊,不要緊的!我現在辭職,可我有工作經驗,等爸身體好起來,我還可以出去應聘的!”
妻子,被逼到辭職了?
季存勉強硬撐的心,頓時也垮塌了一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念申怎麼不與他商量?是他難得煩躁的心情,溝通不到位,導致她不信任自己了嗎?
她有沒有想過兩人還揹負著購買新房的房貸?有沒有想過迪迪考進重點高中後,很可能需要課程的補習?他這邊生母與養父母的贍養壓力日重,她的辭職,可能會讓家裡的經濟壓力倍增?
可他能指責念申嗎?妻子辛苦、為難時,他因為自己父母的壓力,沒辦法幫她分擔。就算他回去了,只怕也解決不了多少問題!那他有理由阻止念申辭職嗎?
季存的心,從未有過地抽疼!
他憐惜妻子的犧牲,也有些埋怨妻子做出的決定,可面對兩邊家庭因為老人贍養的一重重變化,他早已不知如何應對了!
“遠英啊,你剛剛說到任家的養老難題,在我們街道、新區還有整個市裡,都不是個別現象!”
“是啊,小廖講的這類問題,透過志願者互助化解是一種幫襯的方式,但並不能完全解決,更不是長遠的辦法!”
“是啊,我們小區也有十多戶人家遇到這種問題!”
“我們小區兩代養老的難題也出現不少!有責任心的小輩忙得頭頭轉團團轉),筋疲力盡,哭都哭不出來!沒責任心的小輩嘛,又撂了老人不問不聞,還不停地往我們居委會推責任!”
“我們小區也是,前兩天,兩個高齡老人跑到辦公室,哭了一個多鐘頭!他們說兒子病倒在醫院,媳婦又生重病,孫子要上班,顧不過來,問我們怎麼辦?我們是安排了志願者去幫忙,可一戶戶人家光靠志願者這樣無償村出,不來塞的呀!”
“是啊,一來:志願者人手不夠!二一個:志願者也會累,那麼多有養老困難的人家都要求幫助,幫不過來的!”
……
創新基層為老服務的專項會議後,街道的兩位負責人聽了廖遠英彙報任家的情況以及懇請支援的事項。十幾位見狀、自發留下的小區支部負責人也七嘴八舌提出了類似困擾居民生活的問題。
見各小區負責人帶著不同的為難與愁意,街道黨工委負責人殷潛笑道:“社會老齡化加重,這些問題是難免的,肯定會先後浮出來!如何應對,我們國家早已開始考慮,並帶著市、區在應對這重變化,積極設想與採取應對措施!你們身為小區自治隊伍的牽頭人,可不能這樣消極啊,不然,這場長期戰役可沒辦法打!”
“是啊!”分管老齡工作的另一位街道負責人張明點頭,“新區開發開放這二十幾年中,經濟、文化發展迅猛,可與其他區一樣,隨著居民人數的提高與住戶的集中,人口老齡化也在不斷加劇,導致越來越繁雜的養老難題。所以新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按照市裡的工作部署致力推動養老服務的創新發展,要帶領我們不斷深化服務理念,創新為老服務形式,爭取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專業、細緻的服務,保證晚年生活的幸福、和諧!”
“這工作有價值,可工作量與工作難度只怕不小!”廖遠英聽著,由心感嘆,“推動養老服務發展,光憑我們一腔熱心,只怕力度達不夠!我們基層社群的服務資源實在太有限了!”
作為一名資深社群工作者,她早在電視、報刊的新聞中看到發展、推動養老服務的各種資訊,對社會老齡化與相關難題的浮現和解決已有心裡準備。
可當小區住戶各種養老難題浮出,包括任家此次遭遇的困難出現時,她還是感到了不小的壓力!雖然口裡安慰著任詠蘭,帶領志願者做著各種幫襯與支援的工作,可小區那麼多戶人家,不同的養老難題集中在一起,如何有效化解,她心裡還真沒底!
喜歡天年有頤請大家收藏:()天年有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