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人中,真正在發呆的那個,更加引不起任何的注意了。
畢竟,在其大腦想七想八的時候,一點兒也沒有耽誤他在試捲上勾勾畫畫,是不是地選個選項,每個選項都是正確無誤的。
畢竟他離開高三還不到四年,這些只是還沒能完全忘記,至少,現在處於的狀態是,他看這些東西有些陌生,可這些只是看到他卻親切地很的狀態。
前面那兩個人怎麼比得了?
說實話,他們在任務世界裡面,遇到其他任務者的機率似乎並沒有特別大。
從他進入第一個世界,陸然就知道一件事情,任務者們進入任務世界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
在他們探索這個任務世界的過程中,隨時都有其他的任務者出來摘桃子。
在上個世界,看陸之棋之前經歷的時候,陸之棋就有過一些經歷,他來到一個任務世界之後,結果發現這個任務世界已經快要崩潰殆盡了。原來進入這個世界的任務者們要麼還沒有找到世界核心,要麼距離拿到世界核心只差一步。
總是,就是一個剛剛進來這個世界,就被迫來到下一個任務世界的狀態。
這個所謂的無限流世界似乎沒有太怎麼樣的規則存在。
唯一能被稱得上是規則的東西,無疑就是在休息時間裡面,任務者們無法透過任何方式自相殘殺這一條了。
這也是絕大部分任務者們寧願在休息時間呆到被強行扔到任務世界的原因。
能多活一秒是一秒。
民臣之最後所在的那個小世界不好說,至少他和不不在的那個世界,已經周夜白的原生世界,都是出了一些問題之後,他們才會來到這個無限流世界的。
按民老闆的說法,所有的原生世界都有自己思想的話。那麼這些世界意識之類的東西,把他們這些任務者們扔到這個世界,是否是一種自保手段?
畢竟,從他和這個碎片小世界的經歷來看,任務者如果可以啟用能力的話,那麼就有反饋給他們的原生世界。
如此說來的話,這些任務世界選人的原則是什麼?他們覺醒能力是不是也有一種什麼樣的規則?
還是說,它們這些存在,選擇任務者,更像是開盲盒?或者壓根都由不得它們選擇?
那它們自救的意義在哪裡?
陸然手裡轉著筆,眼裡看著題,腦子裡在想其他的東西。
筆偶爾落在試捲上,勾選出一個答案。
看起來,就好像他在思索題目一樣。
引不起任何的防禦機制來。
不知道他的能力,會給他的原生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反饋。
可陸之棋的異能反饋,對於那個世界來說,雖然無法治本,但總歸是利大於弊的。至少人類在那種世界的變動之下,還有存活的空間和餘地。
周夜白的能力嘛......不好說。確定不了具體的過錯方到底在誰。
民臣之更不用說了,他的異能反饋會反饋到哪個世界都不一定呢。
人在有事情做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飛快。
陸然都沒有覺得自己想了什麼東西,就已經過了兩節課的世界,該交卷子了。
而知道此時陸然才發現了一個問題。他的大題,只有答案,沒有過程。這在高考中,似乎不給分?